“那我再去征詢幾位同年的意見,若是愿意署名的就請他們署名,不愿意的就是隱去他們的名字?!?/p>
——
二月十五日,京師,街頭。
“號外號外!房山礦難,縣衙瞞報,私礦奴工,魂葬黑礦!”
一群報童手里高高舉著報紙沿街叫賣,不一會兒就被一個青袍官員攔住。
“站住!”
報童看到來人的官服,連忙停下腳步。
“你有多少報紙?”
“回官人的話,小的報簍中還有十多份?!?/p>
“本官都買了!”
來了大客戶,報童連忙將報簍中的報紙遞上,這個官員扔下錢袋,夾著報紙就離開了。
但是很快這名報童就后悔了。
他提前賣完報紙,早早回到了養(yǎng)濟(jì)院,很快回來的同伴就說,這一期的《樂府新報》非常好賣,有不少人愿意出兩倍的價格購買。
那些最后賣出報紙的報童,平白比以往多賺了一倍的錢!
而就在這個報童懊悔的時候,綠袍官員帶著報紙回到了都察院。
回到自己的官廳中,福建監(jiān)察御史馬汲舉著報紙喊道:
“諸位!《樂府新報》還是刊了那篇文章!”
在場的御史一擁而上,將馬汲手里的報紙搶空了,等到眾人看完后,馬汲紛紛義憤的說道:
“糾劾本就是我們科道官員的職責(zé),《樂府新報》刊文誣陷朝廷命官,如果我們不站出來,日后豈不是要讓報社取代都察院?”
馬汲說完之后,整個官廳內(nèi)都沸騰起來。
“上書!”
“上書彈劾羅萬化!”
“這篇文章署名的都要彈劾!”
看到氣氛調(diào)動起來,馬汲又夾著報紙,來到隔壁獨(dú)立的公房。
這是福建道資深御史邵學(xué)一的公房。
都察院御史沒有太多的品級高低,以最資深的御史為掌印官,也就是說邵學(xué)一是整個福建道監(jiān)察御史們的領(lǐng)袖。
“邵大人,同僚們都群情激奮,人心可用?。 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