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國本已定!建儲之功,這是建儲之功??!”
陳瓚也沉默了。
這蘇澤年紀(jì)不大,竟然有如此的手段!
用歷代皇帝的故事規(guī)勸君王,這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。
但是蘇澤上疏是要編寫的是《帝鑒圖說》。
什么是圖說?就是配圖的連環(huán)畫,如今市面上的圖說,基本上都是給小孩啟蒙或者給女子看的書。
當(dāng)今皇帝已經(jīng)三十歲了,自然不用看什么圖說,那這本《帝鑒圖說》是編寫給誰看的呢?
結(jié)果自然是不言自明了。
隆慶皇帝目前只有一個活著的兒子,就是李妃所生的三皇子朱翊鈞。
但是嘉靖皇帝迷信“二龍不相見”,所以對兒子很不親近,也一直都沒有正式立儲,隆慶在登基前一直都只是裕王,并非太子。
所以隆慶皇帝登基后,就有大臣提議立儲,卻被拖延了下來。
不過這個立儲倒是也無所謂了,當(dāng)今皇帝只有一個活著的兒子,儲君地位穩(wěn)固,所以內(nèi)閣大佬們也沒有再逼著皇帝立儲。
立儲之功,對于內(nèi)閣大學(xué)士們無所謂,但是對于普通臣子來說,這可是天大的功勞!
蘇澤提議編寫《帝鑒圖說》,其實就是提醒隆慶皇帝要重視皇子教育。
雖然三皇子朱翊鈞才六歲,但是皇室教育可以搞起來了,先弄一本插圖的《帝鑒圖說》看看也行。
這就是委婉的請求隆慶皇帝立儲了。
而皇帝這次沒有留中不發(fā),還下令由國史館來編寫《帝鑒圖說》,這就是向群臣釋放態(tài)度,皇帝要立儲了。
陸樹德牙都要咬碎了!這可是立儲之功??!
三皇子朱翊鈞儲位穩(wěn)固,繼承大寶是必定的事情。
立儲之功,不亞于定策之功,這可是澤被后代子孫的大功勞??!
而一旦皇帝真的建儲,冊立東宮,翰林官員就有了另外一條升遷途徑。
作為首倡者的蘇澤,豈不是就要飛黃騰達(dá)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