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嘉靖皇帝駕崩后,徐階和高拱政見不和,徐階沒有經過內閣商議,以嘉靖遺詔的名義把持朝政。
后來徐階又指使自己的門生弟子彈劾高拱,逼迫其辭官。
但是隆慶皇帝還是念著師生之情的,隆慶二年,高拱就殺回了內閣。
如今內閣之中,徐階是內閣首輔。
次輔李春芳清靜無為,很少參與到徐高的爭斗中。
武英殿大學士張居正雖然是徐階的弟子,卻也在徐高爭斗中明哲保身,很少發(fā)表意見。
文淵閣大學士陳以勤也是隆慶皇帝的潛邸舊人,但是為人也很低調,主要精力放在監(jiān)修國史上,對于內閣的斗爭敬而遠之。
內閣次輔和其他內閣大學士可以敬而遠之,可苦了這些往來內閣辦事的小官小吏。
這名通政司官員不想得罪徐階,但是也不敢沖撞脾氣暴躁的高拱。
(請)
高拱
怪就怪今天徐閣老身體有恙,請假沒來內閣辦公。
“徐閣老有恙,先拿過來給本官看!”
聽到高拱這么說,通政司的官員也不敢多說,只好將翰林院的題本搬了過來。
隔壁隔間的張居正,聽到了高拱的爭吵聲,卻沒有抬頭。
同樣是朱紅色的官袍,張居正的氣度要比高拱好上不少,但是內閣辦事的官吏,也不敢小瞧這位張閣老。
除了是徐階的弟子之外,張居正也是倒嚴的主力,他氣度沉穩(wěn)手段高超,普通官員見到他也是大氣不敢出。
張居正自然知道高拱為什么執(zhí)意要看翰林院的題本。
政治,靠的就是人。
之前徐階能擠走高拱,就是靠著門生故吏發(fā)力,高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。
新入翰林院的庶吉士們,是預備儲相,國家未來的棟梁。
高拱要看題本,自然是要看看這一批庶吉士的成色,從中發(fā)展自己的黨羽。
張居正微微嘆一口氣。
自己的恩師老了,隔三差五抱恙。而高拱年富力強,又得到隆慶皇帝的支持,眼看著是越來越壓不住了。
張居正再次暗暗長嘆,他并非不喜歡高拱這個人,高肅卿剛直清正,能力也強,確實是首輔的不二人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