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川港也是朝鮮剛剛開放的港口。
這座港口距離漢城很近,又是天然的良港,朝鮮通政署主司馮學(xué)顏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漁村,請求朝鮮國主在此建港,方便大明和朝鮮的貿(mào)易。
沈一貫的信中,首先抱怨了仁川港的管理混亂,以及朝鮮的種種奇葩現(xiàn)象。
負責管理仁川港口的朝鮮官員,出身于朝鮮的兩班貴族世家,是個不折不扣的酒囊飯袋。
朝鮮有“君子不近畜力”的規(guī)定,所以整個仁川港口竟然連一輛馬車牛車都沒有,所有的裝卸運輸貨物都要用人工。
沈一貫吐槽的還有朝鮮飲食習(xí)慣,兩班貴族禁止直接吃市售的米,而是要吃自家家奴腳踩舂的米,或者制作成年糕之類的米制品吃。
這些種種不方便的制度,在仁川港口嚴格執(zhí)行,但是這名港口官員,卻對港口胥吏索賄訛詐商船的事情熟視無睹。
這讓沈一貫十分的詫異,明明朝鮮也仿效大明的制度,在港口設(shè)置港務(wù)局來征收關(guān)稅。
可仁川港口在扣除官吏俸祿后,竟然還要虧本!?
這時候沈一貫反而理解朝鮮國主了,手下這么一幫蟲豸,那開港確實不劃算。
沈一貫在信中寫道:
“如此貪蠹無能的官員,在我大明不到一個月就要被彈劾,在朝鮮卻能尸位素餐一年,奇呼怪哉!”
緊接著沈一貫又寫起了他們在朝鮮王都漢城的見聞。
從仁川港口到漢城這段路上,沈一貫看到了分裂的景象。
一邊是龐大的兩班貴族莊園,這些莊園都占地極大,房屋也是按照漢人樣式建造的,規(guī)模不亞于大明京畿那些權(quán)貴大宅。
另一邊則是貧民的茅草屋子,遍地餓殍的朝鮮百姓。
等到漢城之后,沈一貫又見到了朝鮮的王宮景福宮。
這下子沈一貫也明白為什么朝鮮貴族那么蟲豸了。
朝鮮從位份上是大明冊封的藩屬國國主,地位上大概和藩王差不多。
但是這座朝鮮王宮的面積巨大,甚至要比南京的宮殿還大,遠超大明藩王的府邸規(guī)模!
而且沈一貫還聽從馮學(xué)顏那邊聽說,朝鮮國主可不僅僅有景福宮這么一座王宮。
朝鮮國主還有昌德宮和昌慶宮兩座宮殿,在距離漢城北面的地方,還修建了一系列的行宮。
按照馮學(xué)顏的說法,這是朝鮮王都經(jīng)常被人攻克,這些北面的行宮都是為了方便朝鮮國主北狩,而專門興建的。
沈一貫對此十分的無語,朝鮮國主這個樣子,也難怪手下的兩班貴族貪腐無能到這個地步。
沈一貫又談起了一件“趣事”。
大鴻臚王世貞為了表示對朝鮮的尊重,也學(xué)了兩句朝鮮話,在歡迎宴會上說了幾句,卻引起了朝鮮君臣色變。
等到宴會后,朝鮮通政使馮學(xué)顏提醒王世貞,對朝鮮君臣一定要說漢語。
馮學(xué)顏告訴兩人,朝鮮小朝廷本身就以說漢語為貴族標志,在正式場合說朝鮮語反而是一種失禮的表現(xiàn)。
另外馮學(xué)顏還提醒兩人,對待朝鮮人的時候一定不能和顏悅色,遇到事情大聲用漢語呵斥他們就行了,這樣比好好說話管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