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諸位閣老,中書門下五房事關樞機,佐贊內(nèi)閣辦差,請允許中書門下五房,閱覽調(diào)閱六部九卿衙門案牘檔案之職權。”
蘇澤又補充道:
“尤其是翰林院。”
聽到這里,高拱和張居正都點頭。
身居高位的人有什么優(yōu)勢,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情報權。
這也是為什么翰林院清貴的原因,翰林院藏有本朝所有的文書檔案,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。
比如張居正要推廣的一條鞭法,最早是由桂萼在嘉靖九年就提出來了,翰林院中就有桂萼的詳細奏疏,以及一些地方實行情況的奏報。
大明朝很多名臣,都是在入仕翰林院后,先默默無聲的沉淀幾年,在翰林院研習前人的奏疏,最后一鳴驚人的。
蘇澤給中書門下五房要來調(diào)閱各衙門案牘檔案的權力,就等于是制造第二個翰林院。
對于這點,四位閣臣自然也沒有異議。
中書門下五房是輔助他們的決策的,那自然是越有能力越好用越好。
而決策的重要一點,就是要掌握足夠的情報。
蘇澤請求給中書門下五房權限,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高拱說道:
“此事本官會向陛下請奏的?!?/p>
蘇澤知道這件事難度不大,他接著說道:
“中書門下五房事關中樞機密,又在內(nèi)閣重地辦公。下官請奏,請六科主輪駐派員在中書門下五房監(jiān)督?!?/p>
這下子張居正也驚訝了。
蘇澤說的沒錯,既然是中樞要地,那最后總免不了泄密之類的問題。
一旦發(fā)生泄密,會影響閣臣對中書門下五房的信任。
一個嘴巴都不牢靠的部門,怎么能輔助內(nèi)閣做事呢?
那閣臣還敢放心將事情交給中書門下五房來辦嗎?
但是任何一件大事,總要牽涉很多衙門,大明朝廷這個透明程度,總有說不清的事情。
蘇澤這個請求看起來是自縛雙手,讓六科派員駐扎在中書門下五房監(jiān)督,實際上也是讓六科來規(guī)范這個新部門的紀律。
日后發(fā)生泄密事件,拖著六科來作證,閣臣自然會信任中書門下五房。
此外六科體系本身就是皇帝用來牽制大臣而設計的。
雖然后來言官也經(jīng)常懟皇帝,但是六科作為監(jiān)督系統(tǒng),大部分時候還是站在皇權一邊的。
六科給事中的人選,也都是皇帝親自任免的。
主動讓六科監(jiān)督,也是讓皇帝安心,我們中書門下五房真的是輔助機構,不是要給中書省招魂。
看到蘇澤如此滴水不漏,張居正心中更是失落加上羨慕。
經(jīng)過蘇澤這番經(jīng)營,日后入閣的階梯上,又多了一個中書檢正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