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6章廟算之道
王崇古回京,皇太子郊迎,這自然是轟動京師的大事。
王崇古在城門拜見太子后,就和太子同乘車駕入宮,覲見隆慶皇帝。
在家“養(yǎng)病”的曹邦輔,立刻明白大勢已去。
王崇古是兵部侍郎,他這次回京述職是皇帝親自下的詔書,如此突然的回京,自然不會是皇帝要詢問他九邊軍情。
戚繼光坐鎮(zhèn)大同,宣府已經(jīng)相安無事好幾年了。
皇帝讓王崇古回京,顯然是向他們這些請假在家的兵部官員宣布:你不干有的是人干!
王崇古的威望和資歷,也足以出任兵部尚書。
曹邦輔此時的心情才平靜下來,他也沒想到內(nèi)閣竟然如此堅決,這次兵部是槍打出頭鳥了。
內(nèi)閣正是用兵部來敲打其余的六部九卿衙門,宣揚內(nèi)閣的權(quán)威,兵部看不清形勢率先跳出來,被閣臣一套組合拳給打趴了。
曹邦輔愿賭服輸,事情到了這一步自己是假辭職變成了真辭職,再賴著不走就是不識趣了。
在王崇古被皇帝召見第二天,曹邦輔再上一份辭表,這份辭表和前幾份走形式的辭表不同,這一次曹邦輔上書萬言,請求辭官歸鄉(xiāng)。
隆慶皇帝也是一個念舊情的皇帝,曹邦輔辭表真情流露,皇帝也給了曹邦輔禮遇,給了他致仕重臣的待遇,允許他辭官歸鄉(xiāng)。
緊接著,隆慶皇帝又命令兵部侍郎王崇古暫理兵部事務,由武選郎申時行輔佐王崇古署理庶務。
王崇古上任兵部之后,第一件事就向內(nèi)閣表態(tài),支持蘇澤所奏《奏請厘清兵部職能以革除積弊疏》,愿意配合進行軍事改革。
這一次曹邦輔去任,皇帝雖然對于曹邦輔給了禮遇,但是那些跟著曹邦輔請辭的官員就沒那么好運了。
跟隨曹邦輔請辭的兩名兵部清吏司郎中,五名員外郎,全部都被批準辭職,皇帝沒有給這些辭職官員加官的禮遇,甚至都不允許他們使用官驛歸鄉(xiāng)。
這些最堅定反對兵部改革的官員離任之后,王崇古再推動兵部改革自然沒有任何阻力。
兵部已經(jīng)熄火,科道也失聲。
正月二十五日,皇帝下詔,御準蘇澤所奏,設立總參謀部,兵部改革開始。
——
【《奏請厘清兵部職能以革除積弊疏》通過,皇帝下詔設立總參謀部,兵部改革啟動。】
【兵部職能厘定為三權(quán)分立:
統(tǒng)帥權(quán)歸于內(nèi)廷(皇帝通過《形勢報告》直接掌控軍隊);
參謀決策權(quán)劃歸新設總參謀部(專職制定軍事規(guī)劃、匯總軍情);
行政執(zhí)行權(quán)保留于兵部(專司后勤、軍械及武官考核)。】
【宣大總督王崇古回京接掌兵部,輔以武選郎申時行,全力推行改革?!?/p>
【兵部與總參謀部職權(quán)分割完成,軍事專業(yè)化體系初成,終結(jié)文官完全掌控軍務的舊制?!?/p>
【新軍改革成為近代新軍事制度的起點,成為日后世界各國效法改革的方向。】
【大明新軍真正進入新時代,科學的作戰(zhàn)參謀體系建設完成?!?/p>
【新式軍官階層登上歷史舞臺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