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三到五年輪換一次,輪休時間根據(jù)服役時間決定,一般是兩三年左右。
考慮到未來大明的疆域會非常廣闊,輪換會變得很麻煩。
他們提出了長役概念,就是一次服役十年,即可轉為預備役,以后不用再參軍服役了。
說白了就是十年換取終身自由。
陳景恪也想不出比這更合適的方法,也就沒有多說什么。
說到退役制度的時候,大家就有了分歧。
大家其實都不希望軍隊大規(guī)模退役,說來說去也就是老弱病殘可以退役,有些滑頭實在不好管的退役。
然后就沒有了。
陳景恪自然知道,這種退役制度形同虛設。
他想要的是正兒八經的退役制度,能促使軍隊不停換血的制度。
而不是抓住一批人使勁兒霍霍,直到這些人老死了才讓人回家。
所以他語氣有些強硬的道:
“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確切的制度,達到什么標準可以離開軍隊,而不是含糊其辭的老弱病殘退役。”
百萬常備軍
眾人都有點不解,退役制度就這么重要?
在他們看來,完全沒必要制定什么退役制度。
軍隊多了需要裁軍,在根據(jù)實際情況選擇縮編不就行了嗎。
何必多此一舉?
朱元璋、朱標、徐達等更加了解他性格的人,則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。
陳景恪很少擺出如此強硬的態(tài)度,基本都是以說服為主。
一次無法說服,就再找機會說,像今天這樣強硬還是第一次。
莫非這個退役制度真的很重要?
朱標開口說道:“先不要著急,大家也不是說反對制定退役制度,而是有些不明白你為何如此重視。”
“莫非其中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秘密?”
陳景恪深吸口氣,說道:“歷朝歷代,國祚穩(wěn)定之后,常備軍都保持在二十萬到五十萬之間?!?/p>
“除非遭遇重大戰(zhàn)亂,否則不會超過這個數(shù)字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