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怒道:“酒囊飯袋,都上任半年了,還未將工部理順?!?/p>
“治黃歷來是朝廷頭等大事,這都多久了,才拿出治黃疏?!?/p>
“而且還是照搬前人之法,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。”
“他這個尚書是做到頭了,咱這就給他罷免了?!?/p>
馬秀英也完全贊同,這位王尚書是挺忠心的,也很清廉,但能力確實不行。
“王尚書忠心耿耿為官清廉,遷走另作他用即可,罷免就太過了?!?/p>
朱元璋冷哼一聲:“哼,既然妹子你給他求情了,咱就給他一次機會?!?/p>
馬秀英繼續(xù)方才的話題:“你就將黃河面臨的難題,告訴群臣,讓他們想辦法?!?/p>
“然后私下再放出風(fēng),就說北方貧瘠,皆因少了黃河水灌溉?!?/p>
“如果黃河能回歸故道,河南和山東就能重新富庶起來?!?/p>
“到時候你就看群臣如何反應(yīng),看看有沒有人能提出真正可行的辦法?!?/p>
“如果有人能認(rèn)識到這個問題,并拿出解決辦法?!?/p>
“那定然是有才干的人,你就可以重用他,然后讓他沖鋒在前?!?/p>
“你只需躲在后面,為他提供便利,擋住各種非議就可以了?!?/p>
到時候就算出了問題,朱元璋躲在幕后還有轉(zhuǎn)圜的余地。
如果他自己拿出全套改革方案,到時候群臣的火力就會集中在他身上。
不出問題還好,出了問題就是死局。
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,連連點頭道:
“妹子你說的太對了,咱就這么干。”
三全其美
朱元璋向來雷厲風(fēng)行,隔天就在朝堂提起了治黃之事。
一開始他什么都沒說,只是將工部的治黃疏拿出來,讓群臣來討論。
群臣的意見倒是挺統(tǒng)一的,治,必須要治。
具體怎么治,群臣齊刷刷的,將目光看向工部一眾官吏。
該你們出場了。
治黃是專業(yè)性極強的事情,群臣向來不會胡亂發(fā)表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