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開始他們以為大明要在那里建立郡縣制,那簡直就是在要他們的命,自然會跳出來反抗?!?/p>
“后來發(fā)現(xiàn)大明恢復了朝鮮國號,依然重用原本的權貴。”
“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,自然就不愿意反叛了。”
徐允恭點點頭,說道:“使節(jié)團的作用也很大,冒著危險去游說高麗的讀書人和文官,不少人為此犧牲?!?/p>
“后面又幫助新建的朝鮮國梳理政務……”
“我們能順利撤軍,他們居功至偉。”
陳景恪心情沉重了幾分,說道:“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的,封賞會如數(shù)交到他們的家人手上。”
又聊了幾句,陳景恪忽然問道:“你見到方孝孺了嗎?他現(xiàn)在如何了?”
亂認祖宗
說起方孝孺,徐允恭一臉的敬佩,道:
“方先生真國士也。”
陳景恪雖然有各種渠道,可以獲得朝鮮那邊的信息,但畢竟遠隔重洋,了解的并不細致。
見徐允恭都如此敬佩,非常的好奇:
“哦,他都做了什么?竟讓你如此夸贊?!?/p>
徐允恭娓娓道來,將事情大致講了一遍。
最初的時候,高麗很多人心中是非常仇視大明的。
一些原本親大明的人,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,從而走上了敵對之路。
甚至使節(jié)團里的很多讀書人,都認為大明此舉非義戰(zhàn)。
方孝孺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這種觀點。
雖然無法說服心懷成見之人,卻讓支持大明行動的讀書人,更加的理直氣壯。
之后他又第一個走出去,聯(lián)絡以前認識的高麗文人,為大明爭取人心。
期間遭受的刺殺已經數(shù)不清多少次,最危險的幾次離死只有一步的距離。
“保護他的精銳將士都犧牲了二十三人,可見他面臨的危險有多大?!?/p>
“可是他毫不退縮,繼續(xù)去游說高麗文人,甚至還在各大城市公開演講辯論?!?/p>
“使節(jié)團的文人受到他的感染,也紛紛出動為大明爭取人心……”
“前后共計六十七人死于敵人刺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