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方對此自然頗有微詞,甚至產(chǎn)生了危機感。
但徐達等人僅僅是一句話,就平息了所有的不滿:
“你們想不想輪休?想不想回家抱婆娘?”
于是,大多數(shù)將士們頓時老實了下來,畢竟這么多年沒回過家,他們也想家了。
剩下一小撮戰(zhàn)爭狂,也掀不起什么風浪了。
陳景恪也不得不感慨,老婆孩子熱炕頭,對華夏人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啊。
對軍隊做過調(diào)整之后,朱標才開始轉(zhuǎn)向內(nèi)政。
一條條命令通過驛站傳達向各州縣。
主要是命令百官安撫百姓,勸課農(nóng)桑。
其中最主要的有五條:
其一深化革新,之前的革新有很多地方執(zhí)行的并不徹底,這次必須要貫徹到最基層。
為此,朱標命錦衣衛(wèi)、御史臺等機構(gòu)出動,監(jiān)察天下,督促各地改革。
還命吏部制定了考核標準,凡是新法推行不達標的地方,給予相應的處罰。
輕則訓斥貶官,重則罷官入刑。
這帶著殺氣的命令,讓百官心中一驚,想起了這位太子的真面目。
他的仁厚,完全是他爹襯托出來的啊。
原本因為太子掌權生出懈怠之心的官吏,連忙收起了小心思,做事小心了許多。
朱標的第二個舉措,是關于流民的。
清查流民,能查到原籍的全部送回原籍,查不到原籍的就地落戶分配土地。
這也就是王朝初期,朝廷手里掌握著大量土地,才能做到的了。
第三個舉措是關于民生的。
五歲以下的幼童,每年每人一只雞。
六十歲以上的老人,每人每年一只狗。
這一條的實際意義并不大,主要是為了體現(xiàn)君主的仁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