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這時,邱廣安站了出來,彈劾戶部官員陽奉陰違抵制新政,并且還拿出了實(shí)質(zhì)性的證據(jù)。
某月某日某時,我給某某人安排了某某事,結(jié)果全都沒做。
一條條記的非常清楚。
涉及到了戶部三分之一的官吏,且全部都是重要崗位成員。
其中就包括戶部侍郎。
那些戶部官員不慌不忙的站出來自辯,我們不是不辦,是手頭有別的事情急需處理啊。
總不能為了這件事情,就將別的政務(wù)都放下吧?
都是朝廷的事情,哪一樣都不能耽誤。
等我們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,定然會抓緊時間將尚書布置的工作完成。
話里話外都在指責(zé)邱廣安立功心切。
這時,一直保持沉默的文官集團(tuán),好像突然復(fù)活了一般,好幾個人站出來彈劾邱廣安。
什么欺壓下屬,什么縱容奴仆傷人。
什么教子無方,幼子小小年紀(jì)就留戀秦樓楚館,逼的親家退婚。
要說大的問題,那一項(xiàng)都沒有,全是無關(guān)緊要的小毛病。
但這些小毛病恰恰最能毀人聲譽(yù)。
一旦這些罪名落實(shí),邱廣安的名聲算是毀了。
在華夏,一個人聲譽(yù)敗壞,也就意味著仕途的結(jié)束。
至少在大多數(shù)時候,這條定律是有用的。
邱廣安即便早就猜到對方可能會拿自己開刀,聽到這些彈劾的時候,依然氣的臉色漲紅。
不過他卻沒有反駁,因?yàn)橐呀?jīng)用不著了。
聽這些文臣一個又一個的彈劾,朱元璋寒聲道:
“方才讓你們上奏,一個個都不說話,現(xiàn)在卻一個比一個話多?!?/p>
“我看你們不是為了彈劾邱尚書,真正的目的是讓咱難看。”
“很好,咱很欣賞你們的勇氣?!?/p>
群臣心中一驚,但看到身邊這么多同僚,膽氣頓時就壯了起來。
就不信你敢把所有人都?xì)⒘恕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