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葉云流也清楚,有時候殺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。
這種觸及根本利益的新政,不是殺幾個人就能解決的。
更何況,你把人殺了,還要提拔新的官吏上來。
那些官吏就會支持新政了?
然后他就得到了一個更加讓人震驚的消息,戶部尚書邱廣安給皇帝呈送了一份名單。
名單里的成員,全部出自于計官和勛貴群體。
皇帝勒令吏部,將這些人全都提拔進入戶部為官。
這個事情的嚴重性,甚至已經(jīng)超過了階梯性收稅。
中樞衙門從來都是被儒家把持,這也是儒家得以大興的根本。
皇帝這么做,就是在掘儒家的根基。
此舉自然遭到了文官的集體反對。
然而,用人本就是皇帝的權(quán)力,邱廣安挑選的人全都是符合選拔標準的人才。
他們的集體反對,反而給了朱元璋發(fā)怒的借口。
于是吏部尚書被罷免,吏部侍郎被打入詔獄,還有其余二十余名官吏被罷免或者下詔獄。
但這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,事情總需要人來做的。
朱元璋是可以提拔一些聽話的人,問題是那些人如果不能服眾,提拔上來也沒用。
而能夠服眾,又能主持中樞衙門的官員,貌似只能從儒家里面挑選。
問題的尷尬之處就在這里。
就在大家猜測,皇帝要怎么破局的時候,一道旨意傳出:
任命韓國公李善長為吏部尚書。
此消息一出,朝野為之震動。
李善長,一個威震天下的名字,大明建國第一功臣,開國六公爵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