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專門組建一條運輸體系,幫百姓解決這個需求,肯定會遭到百官反對。
單獨為了報紙運輸,組建一條運輸體系,百官同樣不會同意。
可兩則結(jié)合,為了運輸報紙組建運輸體系,給百姓送信解決成本問題。
雖然百官依然會反對,但以陳景恪在大明朝廷的地位,是必然能通過的。
想通了這一切,解縉看向陳景恪的目光里,充滿了敬佩和高山仰止。
難怪小小年紀(jì),就能獲得太上皇和皇上的信任,就能一手左右天下走向。
高,實在太高明了。
等事情商量妥當(dāng),離開陳府之后。
解縉才用驚嘆的語氣,對方孝孺說道:“陳伴讀太高明了?!?/p>
方孝孺顯然明白他為什么會如此,笑道:
“這就高明了?以后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報紙和運輸體系還會發(fā)揮更多的作用?!?/p>
“景恪做事向來謀而后動,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?!?/p>
“我們能看到的,只是其中一兩環(huán)罷了?!?/p>
“不說別的,他借著辦報紙的機會,弄了四十萬枚銅活字。”
“下一步,他肯定會用這些銅活字,將能刊印的書籍全部刊印一遍?!?/p>
“用不了多久,制作銅活字的錢就能全部賺回來,還能壓低書籍的價格?!?/p>
“很多珍跡孤本,到時候也會有幾十上百本印刷本,不用擔(dān)心失傳的問題?!?/p>
如果是以前,解縉肯定會懷疑,但現(xiàn)在他只有敬佩。
天才都是有傲氣的,他自然也不缺。
所以,自幼他就沒有多少朋友。
想讓天才認(rèn)輸很難,就算一時輸了,他們也會努力找回場子。
想讓天才低頭,對另一個人心服口服的自認(rèn)不如,更是難上加難。
但現(xiàn)在,解縉是真的服了。
他很清楚,就報紙、運輸體系、銅活字這一套組合拳,就足夠他學(xué)一輩子的了。
或許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打磨,他也能做到。
可別人也在成長,幾十年后陳景恪又會變成什么樣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