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燕王的實力,放他回去豈不是放虎歸山?
于是問題的解決方案指向了唯一的那個答案。
就藩吧。
趕緊找個封國,將他丟過去吧,一了百了。
朱標(biāo)也心動了,覺得這個主意不錯,封到海外去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。
但緊接著新問題來了。
封到哪?
群臣一致決定,絕對不能封在大明周邊。
就燕王這野心,封的太近怕他依然不死心。
最好有多遠(yuǎn)封多遠(yuǎn),如果能封在秦王那邊就更好了。
只是大明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,確實沒有適合的地方。
群臣又麻了。
這可怎么辦是好?
就在群臣發(fā)愁的時候,朱雄英、陳景恪、徐達(dá)、朱棣、朱高熾等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。
絲毫沒有劍拔弩張的意思。
朱棣得意的說道:“怎么樣,我的演技好吧?群臣都被騙了。”
陳景恪豎起大拇指,說道:“一點都不像是演的,我感覺大王就是本色出演。”
聽到前半句朱棣高興不已,聽到后半句臉一黑:
“你小子,找事兒是不,什么本色演出,我可是大明賢王?!?/p>
陳景恪笑道:“以前是,現(xiàn)在嗎,不好說嘍?!?/p>
朱雄英接話道:“這件事情過后,您回去將草原隱患解決,依然是大明賢王?!?/p>
“知錯能改善莫大焉,在群臣眼里四叔就是浪子回頭。”
還是朱高熾擔(dān)心自家老父親,說道:“經(jīng)歷了此事,群臣還能允許我爹去北平嗎?”
陳景恪說道:“放心,燕王府的直屬力量離開大明,在群臣眼里大王就沒多大威脅了?!?/p>
“雖然會有人反對他繼續(xù)回北平,但阻力不會太大?!?/p>
徐達(dá)也頷首說道:“確實如此,燕王府和晉王府的力量日漸壯大,群臣雖然沒說,但一直在擔(dān)心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