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愿抱著最后一絲希望,問三兒子吳向江:
“楚國呢,許柴佬不是回楚國了嗎,他那邊怎么說?”
吳向江怒容滿面:“姓許的連面都不見,我半路攔他,被他的人一通亂棍招呼,差點沒回來?!?/p>
吳向海譏諷的道:“之前你不是信誓旦旦的說,許柴佬必定會給你面子嗎,這就是你的面子?”
吳向江反擊道:“當初和許柴佬稱兄道弟的是你吧,現(xiàn)在怎么不見你去找你的好兄弟幫忙?”
“是人家不屑于見你吧?”
倆人非一母同胞,關系并不好。為了家族繼承權(quán),甚至可以說仇怨極深。
爭吵是兩人之間的常態(tài)。
吳向海臉色一僵,怒道:“當初我就說,大明開海南洋形勢變了,咱們就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做生意?!?/p>
“是你非要和那些人攪渾在一起,惡了許柴佬不說,還將家族置于險地?!?/p>
吳向江懟道:“什么叫我和他們攪渾在一起,若沒有家族允許我……”
吳愿眉頭一皺,喝道:“閉嘴,現(xiàn)在都什么時候了,還爭吵個沒完?”
然后他又看向吳向江,斥道:“家族什么時候同意你做那些勾當了?”
吳向江想要反駁,但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攤開明說,嘴巴張了張又咽了回去。
哪知道吳愿還不罷休,繼續(xù)說道:
“還有,你是怎么和你大哥說話的,還有沒有一點上下尊卑了?”
不成想,這句話著實觸碰到了吳向江心中的那根刺。
吳愿妻妾眾多,吳向海、吳向洋是正妻所生,吳向江的母親則是妾室。
妾生子在家中地位可想而知,母子倆飽受歧視。
直到吳向江表現(xiàn)出不俗的能力,才逐漸獲得了一定的地位。
然而接著,他就受到了吳向海兩兄弟的打壓,吃了不少虧。
這也是他和吳向海、吳向洋關系差的主要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