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建章’二字,也將因為這個功績,更加光彩。
朱雄英既高興又失落:“哎,你說三叔四叔下手就不能輕一點?”
“我還想著,啥時候去草原一趟呢,這下可好……”
“不行,我得給十一叔(朱椿)十二叔(朱柏)寫信,讓他們收著點,別把敵人都給消滅了。”
陳景恪翻了個白眼,沒有理會他發(fā)神經(jīng)。
這小子也是靜極思動,天天想著上戰(zhàn)場。
但可惜,他這輩子是沒太大機會親臨戰(zhàn)場了。
而且以他的能力和功績,也沒必要用軍功給自己樹立威信。
別說文臣了,就算是軍隊,除了那幾個老將誰敢在他面前炸毛的?
不過話說回來,這次朱棡也給他上了一課。
雖然他一直提醒自己,要清醒要理智,自己就是穿越者,比古人多了幾百年見識而已。
在智慧上并不比古人高。
但時間長了,難免會生出一些驕傲之心。
尤其是高屋建瓴方面,他漸漸有了一種舍我其誰的想法。
可是今天,朱棡給他上了一課。
用一場決戰(zhàn),改變了大明和四方少數(shù)部落的關(guān)系。
這個戰(zhàn)略目的,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初次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,他想到了朱棡準備試圖用這一戰(zhàn),打垮蒙古人的意志。
可并沒有想到,朱棡連其他的少數(shù)部落,也一起算計在內(nèi)了。
直到四面八方的情報匯總過來,他才醒悟過來。
原來這一戰(zhàn)的影響力,竟然如此大。
這才是全局視野。
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一點后,陳景恪有些飄的心終于落地了。
他能高屋建瓴,是因為多了幾百年的見識。
朱棡不是穿越者,沒有全圖視野,是根據(jù)各種情報進行匯總,最終得出的結(jié)論。
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