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想不通?”
朱雄英直接說道:“想不通,別人被這樣對待,會出于無奈假裝無所謂?!?/p>
“但我能看的出來,你是真的毫不在乎,甚至樂在其中,我想不通?!?/p>
陳景恪想了想,說道:“君有君道,臣有臣道,大家都恪守其道,方能長久?!?/p>
朱雄英眉頭緊皺,君主就能隨意懷疑臣子,監(jiān)視臣子嗎?
這也不符合為君之道吧。
陳景恪有些頭疼,這事兒還真不好解釋。
再三斟酌之后,才開口說道:
“衡量一個君主是否優(yōu)秀,看的從來都不是私德,而是他的政績。”
“漢景帝性格暴躁兇厲,因為下棋發(fā)怒,就砸死了吳王太子,依然不影響大家對他的評價?!?/p>
“唐太宗也有弒兄殺弟囚父的行為,依然不妨礙他是明君典范?!?/p>
“秦皇漢武有著諸多暴行,大家依然稱他們是有為之君?!?/p>
朱雄英頭腦一片混亂,不對啊,不對啊,葉先生不是這么說的。
我看的史書上也不是這么說的啊。
可是,我為什么又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呢?
陳景恪知道他為何會如此,或者說找大儒當(dāng)老師,這是必然的結(jié)果。
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。
他決定,趁此機會好好的給朱雄英講一講,真實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。
免得他也成為儒家口中的仁君。
“做人的標準和為君的標準,是不一樣的?!?/p>
“做人,我們不能隨便惡意揣測他人?!?/p>
“可是一名優(yōu)秀的君主,從不會把臣子的忠誠,寄托在個人操守上。”
“在權(quán)力面前,人心是最靠不住的東西?!?/p>
“一旦品嘗過權(quán)力的滋味,就很少有人能再保持不變?!?/p>
“所以一名優(yōu)秀的君主,不是用人不疑,而是不給臣子背叛的機會?!?/p>
“有時候你越是器重一個人,就越是不能給他犯錯的機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