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考慮不到位,施行不得法,良政也會釀成惡果?!?/p>
“王安石變法就是如此,他的初衷是好的?!?/p>
“可他的很多政策過于理想化,施行也不得法,最終反而讓百姓損失慘重?!?/p>
“新鈔也同樣如此,早發(fā)行三個月,晚發(fā)行三個月,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(jié)果。”
朱雄英一副受教了的模樣。
陳景恪又補充了一句:“更何況,對百姓來說寶鈔也算不上什么良法?!?/p>
“啊?”朱雄英和徐允恭都驚呼出聲。
這話可就有點大逆不道了。
關(guān)鍵,陳景恪自己就力主推行寶鈔,現(xiàn)在又為何會說這樣的話?
陳景恪笑道:“不能理解對嗎?”
朱雄英和徐允恭同時點頭,太不能理解了。
陳景恪嘆了口氣道:“有沒有寶鈔,對百姓來說有影響嗎?”
“沒有寶鈔還有銅錢,況且百姓本來就很窮,平日里也用不到什么錢幣?!?/p>
“沒有錢影響也不大,大不了用糧食、布帛交換物品?!?/p>
朱雄英反駁道:“朝廷不允許將糧食、布帛,當(dāng)做錢幣使用啊?!?/p>
都不用陳景恪說話,徐允恭就出聲解釋道:
“民間其實一直都是以物易物,朝廷根本就管不了?!?/p>
見朱雄英無法理解,他想了想又說道:
“百姓種了糧食,如果拿去賣錢,會被糧商壓價,白白損失一部分。”
“所以他們需要什么東西,都是直接用糧食換?!?/p>
“需要鐵器,就拿糧食去鐵匠鋪換。”
“需要布,就和會織布的鄰居換……”
“朝廷總不能派人去鄉(xiāng)下,挨家挨戶的盯著他們吧?”
說到這里他忽然停住了,腦海里閃過一道靈光,頓時明白了陳景恪的意思。
朱雄英則撓了撓頭,沒想到鄉(xiāng)下竟然是這種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