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后只要他相信唯物論和人民史觀,整出來的思想就不會差到哪去。
而且陳景恪也堅信,一旦方孝孺將這兩個概念拋出去,必然能吸引到一大批追隨者。
中國自古以來,就不缺‘為生民立命’的仁人志士。
包括當下,愿意為了道義赴死之人也不在少數(shù)。
到那個時候,他分裂改造儒家的目的就達成了。
就算方孝孺最終悟出的道不甚理想,也無所謂。
只要他將人民史觀和唯物論的概念宣揚出去,就足夠了。
早晚會有人走上正確的道路。
只能說,方孝孺這一步閑棋,確實走對了。
接下來兩人就沒有再聊這方面的話題,轉(zhuǎn)而說起了近期的事情。
主要是方孝孺說,陳景恪的事情涉及機密,實在不好說。
從他那里,陳景恪得知了一些京城的輿論風(fēng)向。
其中陳景恪最關(guān)注的就是黃河改道之事。
“現(xiàn)在民間普遍支持改道,北方、淮水沿岸、南方,三地百姓都支持?!?/p>
陳景恪心下非常高興,此事已經(jīng)成了七成了。
“難道百姓就不怕失控決堤嗎?”
方孝孺說道:“怎么不怕,但黃河最可能在山東地區(qū)失控,山東人自己寧愿被淹,也希望黃河回去?!?/p>
你最危險的山東都不怕,其他地區(qū)的人就更無所謂了,反正淹的也不是他們。
陳景恪嘆道:“河南、山東太需要黃河了啊。”
方孝孺頷首道:“現(xiàn)在是沒人能承擔(dān)的起失控的責(zé)任,事情就此僵住了?!?/p>
“其實最大的責(zé)任還是在工部,一群尸位素餐之輩?!?/p>
“若他們還有一點為國為民之心,早就應(yīng)該將此事拿到朝堂上攤開來說了?!?/p>
“將來就算朝廷真的要施行改道計劃,也要將這群無膽鼠輩換掉,認命一批敢于任事的人方可?!?/p>
陳景恪沒有細說,只是道:“相信陛下定有打算……”
方孝孺湊過來,說道:“我不信你一點消息都沒聽到,給我透漏一點風(fēng)聲。”
陳景恪頓了一下,連連搖頭道:“黃河回歸故道這么大的事情,哪是我一個小小的太孫伴讀能知道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