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個村落百十戶人家,往往會有十幾二十個不同的姓氏組成?!?/p>
“在這種情況下,自然也就無法形成宗族勢力。”
“只是可惜,唐朝中晚期國家動蕩,已經(jīng)無力在執(zhí)行這樣的政策?!?/p>
“百姓開始以血緣、姓氏為單位,聚居在一起,慢慢形成了宗族勢力?!?/p>
朱雄英恍然大悟,接著又疑惑的問道:
“那士紳呢?他們在哪里?”
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
陳景恪說道:“士紳是由獲得功名的讀書人形成的,更準確的說,是普通讀書人形成的?!?/p>
“唐朝時期,學問掌握在士族和大族手里?!?/p>
“那時候的寒門,指的不是窮苦百姓,而是沒有獲得士族身份的地方大族?!?/p>
“真正的普通人,幾乎沒有機會讀書?!?/p>
“科舉錄取的,十有八九也都是大族子弟,鮮有真正的普通人。”
“等到宋朝建立,書院這種授課模式興起,私學全面興盛,學問開始普及……普通人才有書可讀。”
“又因為黃巢和朱溫二人,將士族殺了個七七八八,留下了大片的權力空白?!?/p>
“為科舉大興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普通讀書人也能通過科舉做官?!?/p>
“也就是在這個時期,士紳群體開始壯大。”
“并迅速和地方宗族勢力勾結在一起,掌握了縣以下的大權,讓朝廷的權力無法涉足?!?/p>
“王安石的變法,就有關于保甲制的內容?!?/p>
“我不知道他是否有想過,以此打擊士紳宗族勢力。”
“但他的改革,在事實上將朝廷的手,伸向了鄉(xiāng)村?!?/p>
“此舉觸犯了士紳宗族的利益,這些人自然不愿意,就帶頭抵制變法。”
“可以說,王安石變法失敗,他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?!?/p>
朱雄英不禁點頭道:“原來如此,沒想到這里面的牽扯,竟然如此之深?!?/p>
“那我們該怎么辦?仿照唐朝時期,將大姓拆散混居?”
朱元璋搖搖頭,說道:“不行,若用此法,天下立即就會陷入大亂?!?/p>
以前學問掌握在士族手里,百姓大多都大字不識一個,見識和能力都很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