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放在平時,文官集團肯定不愿意。
你們軍方也配在我們文官的地盤插釘子?
但現(xiàn)在,也沒人在意這點小事兒了。
派就派唄,幾個代表而已,還能翻天不成。
不只是六部,其他衙門也基本都被牽扯了進來。
可以說,大明所有的中樞機構(gòu)和地方衙門,沒有一個能置身事外的。
陳景恪和朱雄英學的,就是如何調(diào)動、協(xié)調(diào)各衙門。
同時也借著這個機會,更加深入的了解,各衙門是如何運作的。
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事事都精通。
朱元璋的安排是:“軍隊那邊的事情比較簡單,你們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就行了?!?/p>
“主要了解的是行政系統(tǒng)的運作,這才是治理國家的根本?!?/p>
然后他又叮囑道:“不要學李善長的壞毛病,他這個人外寬內(nèi)忌,待人苛刻?!?/p>
“遇到意見相左之人,往往會出言不遜?!?/p>
“當年劉伯溫執(zhí)意辭官,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受不了他的辱罵。”
陳景恪咋舌不已,真是人不可貌相啊。
老李看起來挺和善一個人,竟然是個大噴子。
能把劉伯溫噴的要辭官,嘖……
朱雄英反而露出了好奇之色,似乎很想知道他是怎么罵的。
朱元璋繼續(xù)說道:“這也是咱一直不讓他重回中樞的原因?!?/p>
“希望經(jīng)過這些年的打磨,他能稍稍收斂一些。”
所以,陳景恪和朱雄英二人,只是偶爾才去一次徐達那里,大多數(shù)時間都在李善長身邊。
李善長也知道朱元璋的意思,對兩人悉心教導。
讓兩人受益匪淺。
因為朱元璋的話,他們兩個一直在私下觀察老李。
發(fā)現(xiàn)確實如此。
平時還好,甚至有人犯了錯他都能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