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從原本的東西走向,變成了南北走向而已。
所以才會出現(xiàn)故意染病之事。
但不管怎么說,這一段也基本快要修成,眼看著就可以和下段合攏了。
值得一提的,還是前段時間黃河決堤發(fā)洪水,白英冒險提前開閘放水。
他可不是瞎放水,而是做好了詳細計劃。
因為要搞束水攻沙,新河堤每隔一段距離,就設置了一個泄沙口,修建的有水閘。
泄沙口周圍的百姓,早就被遷走了,此時正好用泄沙口泄洪。
黃河水裹挾巨量泥沙,從一個個泄洪口排出,完美化解了洪水。
“泄沙口選擇的都是地勢低洼之處,黃河泥沙可以將這些地方淤平,稍加改造就是良田?!?/p>
“河南境內(nèi)有幾處地方地勢低洼鹽堿重,有水也長不好莊稼。”
“我特意在這些地方設置了泄沙口……既能抬高當?shù)氐牡貏?,又可以靠著充沛的水量,將鹽堿壓下去?!?/p>
“我粗略計算過,這次黃河改道,僅僅是泄沙排沙,就能改造出十幾萬畝良田。”
“后續(xù)有了黃河水灌溉,會有更多下田變成良田?!?/p>
白英拿著一根木棍,在地上畫了一幅地圖,將新河道沿岸的泄沙區(qū)都圈了出來。
陳景恪不禁點點頭,其中有幾個區(qū)域,在前世確實曾經(jīng)飽受鹽堿之苦。
有些地區(qū),還誕生過好些模范人物。
希望白英這一次能成功幫這些地方,擺脫鹽堿之害。
說起鹽堿地,陳景恪也是頭大,中國是世界上鹽堿地最多的國家之一。
好像鹽堿地的面積多達十五億畝,排在世界前三的。
當然,這也和國土面積遼闊有關。
可中國的耕地面積也才十九億畝。
按照比例來算,耕地和鹽堿地的比例,達到了一點三比一。
屬實是有點高。
這十五億畝,要是有一半能改造成耕地,那將能養(yǎng)活多少人啊。
還好,前世我國的農(nóng)業(yè)專家,在海水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。
據(jù)說已經(jīng)有上百萬畝鹽堿地,被改造成農(nóng)田,耕種海水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