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,您不如直接告訴曾尚書,琉璃的分成不會給他。”
“但國庫錢不夠用了,您可以從內帑支用一部分,填補國庫?!?/p>
“大家一起將這兩年的苦日子熬過去?!?/p>
“我相信,曾尚書最終的目的也是為此?!?/p>
曾泰已經(jīng)當了三年戶部尚書,洪武年間六部尚書更換非常頻繁,很少有能做滿一年的。
他能做三年,已經(jīng)破紀錄了。
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替換。
在這種時候,就算要到了琉璃分成又能如何?
他能得到多少好處?
還不如來點實際的,從內帑弄點錢出來,將這兩年苦日子熬過去。
到時候他曾泰就可以光榮退休了。
這才叫善始善終,全身而退。
在洪武朝能全身而退,那可是很難得的。
朱元璋恍然大悟,說道:“是咱糊涂了……這曾泰也真是,想要錢就直接說嗎?!?/p>
“咱還能看著國庫沒錢,無動于衷不成?!?/p>
陳景恪啼笑皆非,您老人家要是不把琉璃的利潤護的這么嚴實,我還真就信了。
其實這也不怪老朱。
內帑是真窮啊。
雖然有不少奇珍異寶,可總不能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賣了吧?
那不成笑柄了嗎。
好不容易有了琉璃這個大進項,他自然護的很嚴。
曾泰也是為錢愁的糊涂了,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。
竟然想問老朱要琉璃分成。
他要是直接說國庫沒錢了,需要內帑填補,早就將錢要到手了。
而老朱也誤以為,曾泰是真的看中了琉璃的暴利,想分一杯羹。
結果倆人就這樣尬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