衙門的人過來詢問,一句忠仆殉主就打發(fā)了。
有些姬妾被殉情之后,主家甚至還會主動上報衙門,說她是殉情。
說不定還能獲得一個貞潔烈婦的美稱。
至于找人販子買來的童男童女,連戶籍都查不到,在衙門眼里那都不算人。
同時陳景恪還了解到了另外一個問題,冥婚。
冥婚本來沒什么,給未婚死亡的男女配冥婚,也算是了卻父母的一樁心愿。
讓他們在地下也不孤單。
然而在人殉猖獗的情況下,很多人家直接用活人配冥婚。
這全都是人間慘劇。
陳景恪看的心情無比沉重,他一直以為人殉早在漢朝時期就廢了,沒想到竟然一直存在。
而且在大明竟然還如此猖獗。
不行,必須要想辦法阻止。
若連這種殘忍的事情都無法阻止,還談何改變世界。
不過他并沒有著急去游說朱元璋。
在游說一個人之前,最好先了解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。
眼下他并不知道朱元璋對人殉是什么態(tài)度。
堅定支持?還是可有可無?
如果不了解就貿(mào)然去游說,很可能會弄巧成拙。
那么如何了解朱元璋的想法呢?
簡單,找個機(jī)會試探一下就行了。
假裝不經(jīng)意得知人殉之事,提上那么一嘴,看看朱元璋會怎么說。
就在他尋找合適的試探時機(jī)時,朝堂發(fā)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的事情。
這天早朝,朱元璋沒有任何征兆的,將人殉之事痛批了一番。
還拿出了厚厚一沓紙,上面記錄了大明人殉的調(diào)查情況。
然后一口氣處置了三十余位文武大臣,理由就是使用人殉。
其中七八位性質(zhì)惡劣的,直接被滿門抄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