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個部落摒棄前嫌,出人出錢出糧一起治水?!?/p>
“最開始大家推舉鯀來治水,但結(jié)果你也知道,他因治水不利被殺。”
“鯀死后,他的兒子大禹肩負起了治水的任務(wù)?!?/p>
“大禹吸取了鯀的教訓,提出了堵不如疏的策略,并成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。”
“可是治水需要錢財,這些錢從哪里出?”
“自然是各個部落一起出,于是就有了賦稅?!?/p>
“此時征收賦稅的目的很簡單,不是為了某些人的享受,而是為了治水,為了造福于民?!?/p>
“百姓愿意繳納賦稅,也是希望大禹等人拿著這些錢把洪水治理好?!?/p>
“說的直白一些,百姓繳納賦稅的目的,是希望國家拿了錢好好保護他們,而不是奴役他們?!?/p>
“大禹等人收了錢也不是為了享福,更不是為了壓榨百姓?!?/p>
“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天下之主,收稅是應(yīng)該的?!?/p>
“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,這些賦稅是百姓給予他們的信任和寄托?!?/p>
朱雄英聽的心驚肉跳,這話堪稱大逆不道。
皇權(quán)天賦,皇帝是天的兒子。
賤民而已,交稅供養(yǎng)我們不是天經(jīng)地義的嗎?
甚至官吏會說,他們在為天子牧民。
什么叫牧?
牲畜才需要放牧,說白了就是把百姓視為牲畜。
這是對蒼生黎民最大的侮辱和歧視。
可是現(xiàn)在這種認識已經(jīng)深入人心,就連被奴役的百姓都認為天經(jīng)地義。
你現(xiàn)在說賦稅是一場交易,簡直就是找死。
也就是他和陳景恪接觸久了,才能無障礙的接受。
換成皇爺爺過來,指不定這會兒已經(jīng)挨踢了。
不過這話肯定會傳到皇爺爺耳朵里……
嘿,讓你剛才嘲笑我,等你挨踢的時候,就別怪我火上澆油。
陳景恪不知道他心里在嘀咕什么,否則肯定會先踢他一頓。
他今天講這個,也算是有意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