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僅僅是這些還不夠,真正的殺手锏,是自然科學。
有人或許會奇怪,儒家思想是意識形態(tài)領域的學科,自然科學是應用學科。
兩者是兩條賽道,不應該形成競爭關系啊。
是的,自然科學本身對儒家沒有威脅,但別忘了物質決定意識。
自然科學的興起,必然會倒逼思想領域做出改變,來適應新的生產力。
如果儒家不做出改變,主動去適應新時代,就會被新興學派取而代之。
陳景恪并不反對儒家,是法家主導,還是儒家主導,對他來說都無所謂。
只要他們的思想符合新時代,不要成為新時代的絆腳石,就足夠了。
在任何時候,一門學科想要發(fā)展,獲得朝廷的支持都是最優(yōu)解。
陳景恪自然也要走這條路。
溫差發(fā)動機,讓朱元璋知道了自然科學生產糧食的能力。
現在他要通過改良火器,讓老朱明白理科對軍事的提升。
軍器局大師蔣登貴聽聞太孫到來,連忙出來迎接。
見過禮之后,朱雄英提出要在軍器局參觀一下,看看各種軍械制作情況。
這是提前計劃好的,先不拿出火器,而是參觀一下軍器局的具體情況。
蔣登貴自然不敢說半個不字,親自帶領他們參觀。
到了工作的地方,得到通知的工匠們,早就集體跪在地上迎接了。
看到跪了一地的工匠,朱雄英眉頭就皺了起來。
蔣登貴看的心中就是一咯噔,不會是哪里引起他的反感了吧?
可是我們什么都沒做啊。
就在他犯嘀咕的時候,朱雄英開了口:
“傳我的命令,給軍器局所有人都發(fā)一套棉衣?!?/p>
“?。俊笔Y登貴驚訝不已,沒想到太孫竟然會發(fā)出這樣一條命令,一時間有些不敢置信。
朱雄英不悅的道:“怎么,你有意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