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聽說北方更慘,人都快打沒了。”
馬娘娘頷首道:“確實如此,宋末北方還有幾千萬人口,到洪武十年統(tǒng)計人口,只有不足千萬了?!?/p>
老漢說道:“所以啊……太上皇也是沒辦法,一開始我們確實覺得太上皇不公平?!?/p>
“后來了解了真實情況就不恨了。”
“不把北元打跑,我們還要過牛馬不如的日子?!?/p>
“而且把北元打敗之后,太上皇就馬上調(diào)整了政策,將我們的稅減了下來?!?/p>
“還下令停止征收所有的苛捐雜稅,連人頭稅都免了,現(xiàn)在除了田稅再無別的賦稅?!?/p>
“那真是幾千年沒有過的善政?!?/p>
“我們老百姓只是見識少,又不是真的不知道好歹。”
“這樣的明君,感謝還來不及,怎么會去恨他?!?/p>
遠處的幾個老農(nóng)見他們聊天,也好奇的湊了過來。
紛紛打開話匣子,述說著以前的苦,以及今日的甜。
總之,話里話外對目前的生活非常的滿足。
對太上皇和皇上,更是感恩戴德,期望他們都能長命百歲。
“大明合該坐擁天下,太上皇、皇上還有太子,都是明君啊?!?/p>
“三代明君,未來的日子能有多好,不敢想,不敢想啊?!?/p>
“對對對,還有太子殿下,別看年齡小,將來肯定是明君?!?/p>
“我們南方的血吸蟲病,哎呀當(dāng)年把我們禍害慘了,多虧了太子才給治住。”
“要不都說太子是天命圣君嗎,還有陳伴讀也是天命賢臣?!?/p>
“織布機就是陳伴讀改良的,用了新梭子,織布比以前快了十倍?!?/p>
朱元璋的臉色好轉(zhuǎn)了不少,但還是感覺火辣辣的。
因為按照他的本心,巴不得多征稅,從來沒有考慮過減稅的事兒。
這些惠民政策,都是陳景恪力主之下才推行的。
但老百姓不知道這些啊,將功勞歸在了他身上,對他感恩戴德。
妥妥的屬于白撿的便宜。
當(dāng)然了,朱元璋的強勢,才是這些政策落實的主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