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陳景恪不愿意見到的,也是朱標不想看到的。
區(qū)別是,朱標不想因為激進引起民變,那樣會威脅到皇權統(tǒng)治。
陳景恪則是為了盡可能避免無辜之人遭受人禍。
大明已經(jīng)領先世界,而他們又還年輕,最不缺的就是時間,沒必要這么著急。
至少在打基礎的階段,不能著急。
等基礎打好了,再考慮適當提速的事情也不遲。
之后三人具體討論了一下金鈔局改制的事情,主要是陳景恪提出大致的方向和框架。
朱標和朱雄英進行補充。
很快就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。
更具體的,則要等戶部和金鈔局商量之后決定了。
事實上,陳景恪對金鈔局的規(guī)劃遠不止于此。
這就是未來的央行,在管理寶鈔發(fā)行的同時,還要兼顧存貸款等業(yè)務。
只不過目前異地存取款非常麻煩,很容易被鉆空子。
關鍵是對這方面的需求還不是很大,陳景恪就沒著急弄。
先讓他們學習給作坊放貸再說,等將來再一點點改革。
解決了一件大事,朱標心情好了許多,半開玩笑的道:
“國庫里堆滿了金銀,只靠扶持作坊花不了多少,景恪可還有什么好主意?”
朱雄英迫不及待的插話道:“開展大項目吧,大運河改道,各地基建都搞起來?!?/p>
還是那句話,他早就對慢騰騰的變革進程感到不滿了。
時刻想加快進度。
朱標卻搖頭道:“欲速則不達,無序的開展項目,會讓良策變成害民之策?!?/p>
朱雄英很是失望,又是這一套說辭,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。
但沒辦法,皇帝是他爹,他只能聽著。
哪知道,陳景恪摸了摸下巴,說道:“太子的話也有一定道理?!?/p>
朱雄英沒想到竟然支持自己,驚喜的道:“你小子終于想通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