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們的錢,不是存在國庫里生銹,而是讓它流動起來,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價值?!?/p>
“我們搞基建的目的,是為了惠及萬民。”
“富民不只是讓百姓手里錢增多,還在于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,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?!?/p>
“比如一條路修好了,百姓出行更加的方便,這也是富民的一種體現(xiàn)?!?/p>
“所以,我們會花錢去修一些,看起來對朝廷毫無用處的路,去做一些朝廷無法直接獲益的工程?!?/p>
“而這條路,是用堆積在府庫里錢財換來的?!?/p>
“看似沒有什么用,實際上是將府庫里的死錢變成了活錢。”
“沉淀到了民間,沉淀在了基層?!?/p>
“而這些錢流動起來之后,會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價值?!?/p>
“朝廷在錢財流動的過程中,可以收取賦稅,最終錢依然會回到國庫?!?/p>
“但民間多了很多寬敞的道路,百姓身上多了新衣,家里多了新房子新家具;市場上多了很多商品……”
“在這個過程中,民富了國家也變強了?!?/p>
“而這……也是內(nèi)循環(huán)最完美的狀態(tài)?!?/p>
老朱三人也被說的向往不已,真要是能實現(xiàn)這種狀態(tài),國祚超過兩漢不是夢啊。
不過他們也知道,計劃歸計劃,能不能執(zhí)行下去還要兩說。
陳景恪停了好一會兒,等三人消化的差不多了,才接著說道:
“但是,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事情,想要讓內(nèi)循環(huán)臻至完美,是不可能的?!?/p>
“大明雖然地大物博,但資源也不是無限的……”
朱元璋插話說道:“可不敢再這么說了,大明地確實大,但博不敢說啊?!?/p>
“就單單種糧食這一點,大明北方如此廣闊的耕地面積,產(chǎn)量還不如南洋幾個島嶼?!?/p>
“如果沒有南洋的糧食,咱們的人力都要被耕地牽絆住?!?/p>
“沒有富裕的勞動力,你說的這個基建計劃,也就無法實施了?!?/p>
“所以,大明還是需要外部資源的,也就是你說的外循環(huán),對吧?”
朱標、朱雄英、陳景恪三人都意外的看向他。
不得了,不得了啊,太上皇竟然聽懂了。
“哼。”老朱冷哼一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