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是老老實實在家里待著吧。
保守派就興奮了,我們就說步子不能邁的太快,現(xiàn)在知道為什么了吧。
于是他們就紛紛行動起來攻擊出海政策。
橘生淮南的事情也被提起,那些人遠離了大明,被土人的蠻夷思想感染,已經(jīng)不是華夏人了。
人家打心里就沒把自己當華夏人,咱們也別一廂情愿了。
進而開始反對大規(guī)模向外移民。
一時間大有輿論轉向的意思。
與之相對應的,激進派就有點焦頭爛額了。
大明開海之后,已經(jīng)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體。
這些人有的是為了一展理想抱負,也有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。
但不管是為了什么,他們所需要的一切,都是從出海得來的。
風向轉變,對他們是不利的。
事關切身利益,自然不會坐以待斃。
只是這股逆風來的太猛烈,他們有些摸不清門道。
主要是不理解朝廷為什么要將這個消息傳出去。
莫非是高層意志發(fā)生轉變了?
他們只能四處托關系打聽情況,陳景恪家的門檻再次被踏破。
這次陳景恪倒是沒有閉門謝客,而是接見了部分人,直言不諱的告訴他們:
“出海確實帶來了巨大利益,但也造成了巨大隱患?!?/p>
“這些隱患以前都被掩蓋下來了,現(xiàn)在隨著南洋慘案集中爆發(fā)了?!?/p>
“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,朝廷不可能再如以前那般支持出海政策了?!?/p>
至于具體都有哪些問題,又該如何解決,陳景恪全都沒有說。
被問急了,就會用一句話來搪塞:
“事關國家機密,我不能多說,你們自己反思?!?/p>
雖然沒有得到具體的答案,不過總算是知道了緣由。
至少知道事情出在那里,該往哪個方向尋求解決的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