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瓜朱雄英也很喜歡,沒別的原因,不挑地還高產(chǎn)。
能當菜吃,還能熬湯,餓極了還能當主糧果腹。
說白了,只要是高產(chǎn)的作物,他都喜歡。
陳景恪早就知道這些東西,除了最初的驚喜,之后反倒是正常了。
良種固然重要,但對目前的大明來說,卻也不是剛需。
現(xiàn)在大明的糧食是夠吃的,自從南洋開發(fā)以后,更是出現(xiàn)了富余。
良種的到來,只是錦上添花而已。
比起糧食,更讓他關(guān)注的是另外一種東西。
金雞納樹。
陳永和有些感慨的說道:“……最危險的一次,我們有二十幾個人感染了瘧疾。”
“帶去的藥物也用光了,只能向當?shù)赝撩袂笾!?/p>
“他們很熱情,看過病情之后,就拿出了這種樹的樹皮?!?/p>
“煮水喝下去,病果然好了。”
“回來的時候,我特意討要了一些種子?!?/p>
朱雄英一聽是治療瘧疾的,就不再關(guān)心了。
經(jīng)過陳景恪的糾正,確認了黃蒿才是傳說中的青蒿,大明已經(jīng)有針對瘧疾的辦法了。
再加上藿香正氣水,南方的高溫潮shi氣候,已經(jīng)不再如之前那般致命。
現(xiàn)在再多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,影響也不大。
說白了,依然是錦上添花,不是雪中送炭。
陳景恪卻不一樣,作為醫(yī)生他很清楚青蒿湯的缺點。
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易保存。
還有個缺點是單株含藥量比較低,需要大劑量效果才好。
在神州大地這些缺點影響還不大,畢竟到處都是青蒿,有需要了去割一點回來就行。
可是對于出海的人,或者本地不產(chǎn)青蒿的人來說,就不方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