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這些人就齊聚戶部,一起向陳景恪請教學習。
陳景恪自然不會反對,心里還很高興。
這些可都是大明算學精英,甚至可以說,大半精英都在這里了。
有他們一起研究,不說別的,至少能弄出一本算學教材來吧?
有了教材,以后就可以培養(yǎng)出更多的算學人才。
而算學則是理科的基礎,至關重要。
有了這個想法,他就開始關注這些學生的能力和人品,最終選定了一個合適人選。
國子監(jiān)算學博士程一民,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,家中世代學習算學。
為人低調,做事很有章法,別的人都很信服他。
于是,在一天上課結束,陳景恪找到他說明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……我想邀請諸位前輩,一起編寫一部屬于大明的算學書籍,不知先生可愿牽頭?!?/p>
寫書?
程一民頓時就興奮起來,著書立傳可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,他豈能不愿意。
但馬上又遲疑起來:“不瞞陳先生,小老兒倒是想賺這個虛名,奈何能力不足以服眾啊?!?/p>
陳景恪拍了拍自己編寫的算學書:“如果加上這本書呢?!?/p>
程一民不敢置信的道:“啊……這……這……這書是先生你的著作啊,我豈能……豈能……”
陳景恪笑道:“小子厚顏,當個掛名總編纂。先生當副總編纂,負責具體編寫工作,如何?”
程一民什么話都沒說,起身整理了一下儀表,鄭重的向陳景恪行弟子禮:
“謝先生器重,此恩一民銘記于心。”
陳景恪坦然受了這一禮。
雖然程一民五十多歲,年齡足夠當他爺爺了。
可學無先后達者為先,陳景恪愿意用自己編寫的算學書,為他做背書,支持他當總編纂。
他行弟子禮是理所應當的。
換成任何一個人,都會很樂意。
“此事先不要聲張,你盡快列出一個章程,再找?guī)讉€志同道合者商議一下,看他們是否愿意加入。”
“嗯,告訴他們,若參與進來可在書上署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