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還好,廢奴是可以和攤丁入畝放在一起的,就是額外附上一份保障制度罷了。
而且這么做,還能名正言順的,把偷懶的陳景恪薅過來幫忙。
陳景恪倒也沒有推辭,參與的越多對這個世界了解的就越清楚,有助于以后的改革。
奴仆保障制度比較簡單,主要在人身安全和薪酬兩方面。
他倒是想搞一本勞動合同法來著,可惜那是奢望。
先廢除奴籍,給奴仆們最基本的保障,別的以后再慢慢爭取。
至少法律上廢除了奴籍,奴仆也是良籍,抓住機會改變命運的機會更多。
期間有一名官吏,問了一個問題:
“攤丁入畝、廢奴、鼓勵百工技藝,會不會導致土地無人耕種,糧食不夠吃?!?/p>
陳景恪是這么回答的:“真正能依靠百工技藝為生的,只有極少數(shù)?!?/p>
“更多的百姓,還是要靠地吃飯?!?/p>
“況且,農(nóng)耕是植入華夏人骨子里的東西,就算有錢也不會放棄土地的?!?/p>
“除非有一天,百姓能完全脫離土地生活?!?/p>
“但若真到了這么一天,那百工技藝肯定已經(jīng)非常高?!?/p>
“木牛流馬一類的技術全民普及,百姓趕著木牛流馬去耕地,一個人一天就能耕數(shù)百畝?!?/p>
用木牛流馬耕地?
眾人皆大笑不已,有人打趣道:
“難怪陳都尉能想到如此多的變革之法,思維果然天馬行空?!?/p>
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,我只知道木牛流馬能用來運輸物資,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說,用它來耕田的?!?/p>
接著大家就煞有介事的討論起此事。
倒不是嘲諷陳景恪,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。
這些人都是朱標核心團隊成員,早就知道陳景恪的能力。
甚至都算是他的半個學生。
從任何方面,都不會嘲笑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