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(yè)化是歷史的趨勢,無可阻擋。
大明固步自封,西方照樣會繼續(xù)做。
不想重演挨打的局面,就要主動去追求。
而想要工業(yè)化,就要發(fā)展工商業(yè),要放開對人身的禁錮。
為了說服朱元璋,他思考了許久才從歷史的碎片信息里,梳理出兩條線。
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,但總是要試一試的。
所幸,最終的結(jié)果也沒有讓他失望。
不過他也清楚,能說服朱元璋的真正原因,還是自己過往的表現(xiàn)。
還是那句話,朱元璋是個非常固執(zhí)的人,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。
封藩的弊端他很清楚,可還是一意孤行這么去做了。
想要說服他,不在于你的話正確與否,而在于他愿不愿意聽你的。
以往的算無遺策,種種改革帶來的正面效果,讓朱元璋愿意相信他的話。
與其說是游說成功,不如說是朱元璋對他信重的體現(xiàn)。
接下來,陳景恪就和朱標、朱雄英一起,討論如何給百姓松綁,又如何制定雇工保障法。
徹底放開限制,允許百姓自由流動,這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
這么做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,所以必須是有條件的松綁。
最終還是只能在路引上做文章。
各地放寬路引的發(fā)放,但需要百姓說明離鄉(xiāng)的原因,以及目的地是哪里。
百姓到達目的地之后,就要去當?shù)匮瞄T辦理暫住證明。
雖然還是有些繁瑣,但比起以前已經(jīng)是階段性的進步了。
按照以前的經(jīng)驗,他們敲定大致框架,細節(jié)交給下面的人完善。
但今天陳景恪卻一反常態(tài),對流動人員管理提出了種種細節(jié)上的建議。
比如暫住證必須全部免費,如果收費就會有衙門四處抓人辦理暫住證。
“別人只是從他們轄區(qū)路過,可能就要被抓住辦理暫住證?!?/p>
“一個人出一趟門,可能就要被強制辦理好幾張暫住證。”
這種情況,在大城市最容易出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