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玻璃杯,價格翻了好幾倍,還有市無價。
這可把老朱給高興壞了。
近些年因為連續(xù)大變革,導致財政壓力劇增。
要不是靠著印鈔和賣玻璃,大明財政早就破產了。
但寶鈔不能隨便加印,否則就會造成通貨膨脹。
那就只能從玻璃上想辦法,從原本的每月出售五十件,變成了現在的每月數百件。
不過還好,外貿渠道打通之后,玻璃的銷路更廣。
雖然數量增多,但并沒有影響到價格。
主要原因還是這屬于獨門生意,壟斷。
想要高質量的玻璃,只能從朝廷手里買。
如果是老朱自己當家做主,他肯定會加大出貨量,來解決朝廷財政困難。
但這事兒現在是朱標的團隊負責,他們很清楚如何維持高價,所以一直在控制出貨量。
現在玻璃需求大增,他們就悄悄的增加了出貨量。
不過不是公開增加的,而是私下出售。
朝廷賣了多少件玻璃數據都是公開的,突然增加出貨量,就是明擺著告訴大家這東西很多。
很可能會影響到價格。
私下出貨,而且是以私人身份出售,大家只會認為是別的賣家轉手。
不會懷疑到朝廷的頭上。
當然,前提是出貨量不能太大。
即便如此,也讓朝廷賺了個盆滿缽滿。
已經見底的內帑,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充盈起來。
陳景恪得知此事后,也不得不感慨事情發(fā)展之神奇。
誰能想到,留聲機竟然促進了玻璃的銷售。
對于留聲機的信息泄露出去,他一點都不覺得奇怪。
那么多人知道,是不可能守得住秘密的。
至于結構圖,也沒啥可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