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開春之后全部去衙門登記戶籍,衙門會給你們分配土地?!?/p>
“如果不去,或者有人逃走,族誅。”
在血淋淋的屠刀面前,這話的威懾性十足。
而失去了高層領(lǐng)導(dǎo)的海東青部女真百姓,自然不敢不答應(yīng)。
之后徐允恭也沒有大肆殺戮,更沒有搶劫對方的財(cái)富口糧。
休整一晚,第二天就帶人撤走了。
格爾蓋見他真的放過這群人,敬佩的道:
“將軍仁慈。”
徐允恭認(rèn)真的說道:“都是大明子民,豈能自相殘殺?!?/p>
“況且這些百姓并不反對朝廷,只不過是被他們的首領(lǐng)裹挾了而已?!?/p>
這還是陳景恪告訴他的,普通百姓并沒有什么身份概念。
真正有身份概念的,是那些高層。
阻撓族群融合的,也是部落高層,因?yàn)檫@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。
大明要完成族群融合,就必須將兩者區(qū)分開來。
如果不顧一切,將對方整個部落都視為叛徒加以鎮(zhèn)壓。
那么就是逼迫對方的普通百姓產(chǎn)生族群認(rèn)同感,然后站出來反對大明。
到那個時候,問題就麻煩了。
一開始徐允恭還不是很理解這番話。
在遼東待的時間長了,才明白這話是多么正確。
從那之后,他打擊不臣服的部落,往往是想辦法消滅對方的高層。
然后對普通百姓加以安撫。
一開始雙方互不信任,進(jìn)度非常緩慢。
等打開局面之后,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知道了大明的政策,情況就變了。
很多普通人主動逃出部落,向衙門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