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,我們必須要為他營造一個安全的環(huán)境。”
徐達點點頭,說道:“陛下所言甚是,我們必須要讓帖木兒相信,他的后方是安全的……”
“為了盡快搜刮資源,帖木兒很可能會加大對察合臺汗國資源的掠奪?!?/p>
“這必然會削弱察合臺的實力,我們出兵會更容易獲勝?!?/p>
“而且過度壓榨,也會引起百姓的不滿?!?/p>
“等我們出兵的時候,很可能只需要一兩場勝利,就會出現(xiàn)百姓喜迎王師的局面。”
還是那句話,此時的百姓沒有什么族群概念。
大明統(tǒng)治他們,還是察合臺大汗統(tǒng)治他們,對他們來說都行。
誰對他們好,他們就跟著誰。
帖木兒要吸察合臺汗國的血,察合臺大汗只能拼命壓榨百姓。
西域百姓活不下去,自然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。
如果真出現(xiàn)這種局面,大明后續(xù)治理西域就要簡單許多。
這個道理并不復雜,朱雄英自然也懂,只能失望的收回了立即出兵的念頭。
這時,陳景恪再次開口道:“不過……雖然現(xiàn)在不適合動西域,卻是動天竺的絕佳時機?!?/p>
朱雄英眼睛一亮,追問道:“快說說,為何適合動天竺?”
其他人也都向他看來,不是正在說安西和西域嗎,怎么突然就扯到天竺去了?
徐達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。
陳景恪解釋道:“經(jīng)過三年的準備,燕王府的實力已經(jīng)很強,有能力發(fā)動這場戰(zhàn)爭?!?/p>
“燕王世子學有所成,也足以去主持大局了?!?/p>
“還有道衍大師輔佐,收拾天竺不在話下?!?/p>
“帖木兒得知我們在攻打天竺,就會更加放心的和欽察汗國開戰(zhàn)……”
耿光質(zhì)疑道:“燕王府的實力我不懷疑,但天竺亦是大國,恐怕不好打吧?!?/p>
“而且我們是外來之人,他們的百姓會接受我們的統(tǒng)治嗎?”
陳景恪笑道:“如果是別的國家確實不好打,但天竺例外……”
這個國家的戰(zhàn)斗力不提也罷,華夏對他們的戰(zhàn)績,堪稱戰(zhàn)史奇跡。
古有一人滅他們一國,今有四名戰(zhàn)士擊敗他們兩個精銳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