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有嗎?”
陳景恪搖搖頭:“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,如果再發(fā)現(xiàn)別的證據(jù),我會稟明陛下的。”
朱元璋點點頭,忽然說道:“你還是沒有解釋,為何河套地區(qū)不能種樹?!?/p>
“就算溫寒變是真的,和那里種樹又有什么關(guān)系?”
陳景恪一想確實如此,他對小冰河氣候的介紹遠遠不足。
于是就拿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,說道:
“溫暖期,氣候會整體變暖,降水線也會往西北方向移動……”
“大概就是在這里……晉陜和河套的雨水會增多?!?/p>
“寒冷期,氣候整體變冷,北方尤其明顯……”
“而降水線也會向東南退縮,大概是在這里……”
他又畫了一條虛線:
“臣并不知道具體的線在哪里,這只是大致畫的,給陛下做個參考?!?/p>
朱元璋點點頭,沒有說什么。
陳景恪繼續(xù)說道:“寒冷期,降水線向東南移動,晉陜和河套地區(qū)降雨減少?!?/p>
“天氣變冷本就不利于草木生長,加上雨水不足,就更難以存活了?!?/p>
朱雄英撓了撓頭,疑惑的道:“漢朝是寒冷期,為何河套就水草豐美。”
“唐朝是溫暖期,開始荒漠化了呢?”
朱元璋心中贊許不已,果然不愧是咱的乖孫啊,就是聰明。
陳景恪也有點意外,這小伙子腦子很靈活啊。
“草木能保土保水……”
朱元璋和朱雄英都面露疑惑,保土他們知道,保水是什么意思?
陳景恪頓了一下,解釋道:“打個比方,天上下了十份雨?!?/p>
“森林可以吸納七成的水,草原可以吸納五成……”
“到了干旱時期,草木就可以依靠事先儲備的水份存活下來?!?/p>
“漢朝時期,河套還是草原,晉陜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?!?/p>
“所以,即便當時是寒冷期,這兩地依然能保持不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