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(jié)果自己也累死了。
可是這次修繕大運河,是以犧牲整個山東的水資源為代價做到的。
本就稀缺的寶貴水資源,就這樣順著大運河流入淮水,然后流向大海。
加劇了山東地區(qū)的旱情。
這一世黃河改道成功,完美化解了所有問題。
雖然黃河的年流量并不算特別大,卻能滿足當(dāng)前的社會需求。
既能灌溉土地,還能支撐起航運事業(yè)。
雖然多年后,黃河還會面臨泥沙淤積的情況。
生活在兩岸的百姓,時刻都要擔(dān)心黃河決堤。
可比起沒有水,所有的災(zāi)難都是可以忍受的。
更何況,下一步就是在黃河上游植草種樹。
盡最大可能減少泥沙淤積,控制決堤的次數(shù)。
所以,對生活在這里的百姓來說,利是遠遠大于弊的。
穿越這么多年,經(jīng)過這么久的謀劃,終于為北方爭取到了一線生機。
看著新黃河,陳景恪心中充滿了成就感。
到了這里,白英和李祺一起下了船。
他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,眼下還不是回京復(fù)命的時候。
朱橚則要跟著一起回京去過年。
方孝孺也決定回應(yīng)天去看看,用他的話來說,去會一會那群‘老朋友’。
陳景恪知道,這是嫌寫文章罵不痛快,想當(dāng)面去噴人了。
陳景恪本來決定留在河南,他要親自盯著防疫推廣工作。
但朱標卻將他勸了下來:
“事情到了這一步,你能做的都已經(jīng)做了,剩下的就交給將士們吧?!?/p>
徐允恭也勸道:“是啊,二十萬將士,加上他們的家眷就有百萬人?!?/p>
“這么多人要是都做不成,你留下也是無用?!?/p>
陳景恪知道他們說的是對的,就收起擔(dān)心,跟隨船隊一起返回了應(yīng)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