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謂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,就是這個道理?!?/p>
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道:“這個咱知道,你以前就說過?!?/p>
“朝廷收稅就是一次財富再分配的過程……”
“可是開通海貿和財富再分配,有什么關系嗎?”
陳景恪說道:“如果將財富再分配,全部系于稅收,就太危險了。”
“一旦稅收出問題,朝廷的財政就會破產……”
朱元璋點頭說道:“這個你也說過,所以咱才要搞稅改,才要組建稅務稽查司。”
陳景恪很想說,您老人家怎么這么愛插話,是您說還是我說?
但想到自己干不過老朱,只能認了,繼續(xù)說道:
“陛下英明,就是如此?!?/p>
“但不論我們怎么改,都無法保證稅務不會出問題?!?/p>
“這時候,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因素。”
“一個因素出問題,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可以支撐?!?/p>
“海貿的利潤,足以成為那個因素?!?/p>
“方才我們說過,大明的糧食產量是足夠養(yǎng)活所有人的,只是分配端出了問題?!?/p>
“簡單來說,就是百姓占據(jù)的生活資料太少,手中沒有錢,買不起糧食。”
“那么我們就想個辦法,讓百姓手中有錢?!?/p>
朱元璋再次插話道:“海貿富起來的都是大海商,百姓如何能獲利?”
這時朱雄英忍不住了,站起來說道:“錯了錯了,皇爺爺錯了,百姓也是可以獲利的?!?/p>
朱元璋非但沒生氣,還饒有興趣的道:
“哎呦,那乖孫給皇爺爺說說,哪里錯了啊?!?/p>
朱雄英說道:“您想呀,海貿出售的商品是哪來的?還不是民間生產的嗎?!?/p>
“海商從民間采購商品,百姓手里不就有錢了嗎,有錢就可以買糧了呀?!?/p>
“海貿出口最多的商品就是絲綢、瓷器和茶葉。”
“就以茶葉為例,現(xiàn)在大明的茶葉只能自產自銷,價格壓的很低?!?/p>
“很多干脆就賣不成價,白白浪費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