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朝時期,雖然朝廷沒有加收鼠雀耗,但地方官吏一直在變著花樣的收。
明朝也好不到哪去,名義上沒有,但地方官巧立名目,用各種方法在征收多種附加稅。
政治清明的時期,附加稅和正稅持平。
政治昏暗時期,附加稅是正稅的幾倍甚至更多。
“復雜繁瑣的稅務(wù),既增加了征稅的難度,也為官吏提供了貪腐的空間?!?/p>
“所以有必要進行簡化……”
“我以為,可以將田賦、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,合并征收現(xiàn)錢?!?/p>
“此法我稱之為一條鞭法?!?/p>
“再結(jié)合攤丁入畝之法,將所有的稅統(tǒng)一均攤到天下的土地里,最后以田稅的方式征收?!?/p>
“最終實現(xiàn)田多者多交稅,田少者少交稅,無田者不交稅?!?/p>
朱標贊道:“如此一來,稅制就被簡化為了田稅一項,且由實物稅變成現(xiàn)錢?!?/p>
“既方便了朝廷征稅,又可使地方官員難以作弊?!?/p>
朱元璋說道:“以往雜征都被地方官吏截留,并未進入國庫?!?/p>
“現(xiàn)在將雜征并入地稅,全部都要上交國庫,可以增加朝廷的稅入?!?/p>
“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,確實比兩稅法更加高明?!?/p>
馬皇后卻有不同的考慮:“好是好,可收獲季節(jié)往往是糧食最便宜的時候?!?/p>
“如果實行此法,交稅的時候糧商競相壓價,等交過稅再抬高糧價,百姓就要吃兩次虧啊?!?/p>
其他人都默然不語,確實會存在這樣的情況,可比起優(yōu)點,這點缺陷完全可以忍受。
如果不是馬皇后提,他們壓根就不會在意。
朱元璋想了一下說道:“此事好辦,義倉會在糧食收獲的時候收糧備荒。”
“只需要規(guī)定一個最低購糧價格,托住糧價不會降的太低,就可減少百姓的損失?!?/p>
馬皇后也知道此事在所難免,就沒有再多說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