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齊聲道:“是,請?zhí)匣史判?,我們知道該怎么做。?/p>
看著他有條不紊的安排好一切,在場的眾人都知道,另一場變革已經拉開了帷幕。
陳景恪私下給這場變革取了個名字:大分封。
這次分封的不只是皇子,還包括功勛。
是的,功勛也一并海外分封。
當然,目前只分封頂級勛貴,剩下的還要看他們是否努力。
雖然朱元璋一直沒有明說,他是如何說服勛貴無條件支持朝廷改革的。
但事情到了這一步,如果陳景恪還猜不到,那就太蠢了。
除了分封,還有什么能讓勛貴集團自損利益,支持朝廷改革的?
那可是真正的諸侯國,是建立宗廟的資格,是真真正正的世襲罔替。
在它面前,所有的利益都變得一文不值了。
朱元璋為什么舍得給異性諸侯封國?
原因很簡單,世界實在太大了。
在很久以前,陳景恪就引導他去探索世界。
那張‘大明混一圖’,可是包括了整個亞歐非三大陸。
如此龐大的領土,皇家就算再能生也無法全部占據。
當然,如果沒有帝國計劃,朱元璋依然不會分封異性諸侯王。
畢竟這個口子開的時候很容易,一旦實施了就很容易失控。
誰都不知道諸侯國互相兼并之后,會不會誕生一個強大的國家,反過來將大明給吞噬了。
夏商周不都是這么滅亡的嗎。
可是帝國計劃的出現,改變了他的想法。
這個計劃注定了,大明要在海外建立數量龐大的諸侯國。
與其把這個位置留給異族,還不如分封給大明的功勛。
異族諸侯國隨時都有背叛的可能,功勛諸侯國至少幾代人不用擔心會叛變。
而且朝廷還能用分封和勛貴們進行利益交換,獲得他們的支持,進行很多激進的改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