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明境內這種壓迫依然普遍存在,更遑論淡馬錫天高皇帝遠了?!?/p>
“只是我沒有想到,他們竟然猖獗到在淡馬錫搞奴隸貿易?!?/p>
這話打擊面太廣,讓在場眾人表情都有些不正常。
但淡馬錫的事情,真真切切的給他們上了一課。
不把人當人,不建立一個穩(wěn)定的秩序,一切都是虛妄。
那么密信內容到底是什么呢,此事說來就話長了。
淡馬錫的發(fā)展,正如陳景恪最初設計的那樣。
作為大明欽定的南海中心城市,又扼守麻六甲海峽,發(fā)展非常的迅速。
幾年時間就成了貿易之城。
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混亂。
一開始是盜竊、打架、詐騙、dubo之類的,之后就演變成了幫派斗爭。
因為大明需要農奴和礦奴,導致奴隸貿易在小范圍內興起。
淡馬錫就成了最佳交易地點。
而奴隸貿易天然伴隨著血腥和殺戮,這讓淡馬錫的秩序進一步遭到破壞。
最嚴重的還是《雇工保護法》名存實亡,各家作坊公然使用奴隸干活。
許柴佬他們也不是不想管,然而敢違背大明律干違法買賣的,多是有背景之人。
不是某某權貴家的商隊,就是某某大官僚的族人。
這些人,他都不敢下太重的手。
商人的天性讓他選擇了妥協(xié),希望靠協(xié)商慢慢解決這些問題。
然而他并沒有意識到,退讓非但解決不了問題,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。
秩序這東西就是:你管不了一個人,就管不了所有人。
放任一個群體,別的群體就會有樣學樣。
淡馬錫的秩序越來越混亂。
不過那些人還知道輕重,雖然違法犯罪的事情沒少干,卻不敢侵吞屬于朝廷的資產。
繳納賦稅一個比一個積極。
所以,淡馬錫每年上繳戶部的錢糧,超過了內陸一個富裕的省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