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朱高興的說道:“這下任他們再聰明,也不得不跳進咱挖的坑里?!?/p>
陳景恪和朱雄英也是高興不已。
這法子確實相當完美。
關鍵是拿準了儒家的弱點,給了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誘餌。
不只是儒家,換成任何一個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學派,都不可能不上鉤的誘餌。
之后陳景恪還決定,對大典。
群臣自然都明白他的意思。
就是希望在退位前,將這部書編好。
善始善終嗎。
對于這位皇帝,群臣打心眼里尊敬,自然也希望他的愿望能夠達成。
于是紛紛表示,會全力支持建章大典的編撰工作。
老朱就更別提了,恨不得代替兒子癱瘓,這點小事兒自然不會阻撓。
不但將修史的官吏調(diào)撥過去,還抽調(diào)了更多名士加入。
除了這些之外,還有一個好消息。
十一月,蒸汽機研究院傳來消息,五年,增添了一些喜氣。
就在這時,一個誰都沒有注意到的異常情況出現(xiàn)了。
報紙上開始頻繁出現(xiàn)孟子的文章。
布局開始
提起孟子大家先想到的是什么?
義。
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。
孔孟的仁義思想,可以看做是儒家的核心所在。
但是,如果將孟子和朱元璋聯(lián)系在一起,大家會想到什么呢?
答案是,民貴君輕。
曾經(jīng)因為這句話,老朱一度將孟子攆出了文廟。
雖然后來又將孟子請了回去,但雙方之間的矛盾人盡皆知。
所以目前大明有個潛規(guī)則,在官方場合盡量避免提到孟子。
實在避不開,也要盡可能淡化‘孟子’本身的存在。
說白了,只提思想,不說思想來自于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