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步,源于創(chuàng)新。
自從有人開始,無論文學武藝,亦或是其它技藝,都在不斷進步,而進度的原因,就是有人在不斷創(chuàng)新。
有創(chuàng)新,才有進步,創(chuàng)新是進步的原動力。
伐木先生黃濟山雖是逍遙門弟子,但他也只不過是小時候在逍遙門學了兩套不成火候的武功而已。一套霹靂掌,一套虛空拳,雖然也都算得上是逍遙門的絕世奇功,但他那時畢竟年少,皮毛尚未學全,更不用說武功心法。
他的霹靂掌和虛空拳雖然大致路數(shù)與原來相差不大,但內功心法已大多是他自己參悟出來的,與逍遙門心法頗有出入。他離開逍遙門十余年后,武功如今卻還能置身江湖一流高手之中,主要還是他這十余年來的刻苦練功與自我創(chuàng)新。
他武學創(chuàng)新的最大成就,便是自創(chuàng)了兩門獨門絕技——唐詩宋詞三百式與伐木刀法。尤其是他的伐木刀法,還從未現(xiàn)世江湖,便連他自己,也不知這路刀法究竟算不算得上乘。
刀法算不算上乘,暫且不提,至于他自己打的那柄伐木刀,那當真算得上一把好刀。
有人要問,一把砍柴刀,有什么好的?
這把刀好就好在,它既可以砍柴,也可以殺人。
天下武學,路數(shù)各異,很難說那一種路數(shù)更優(yōu),那一門技術拙劣。
有高低的,不是武功,而是人;有優(yōu)劣的,也是路數(shù),而是心境。
曾有人說,天下武功,惟快不破。
可是自從慢劍神胡代偉出現(xiàn)之后,這個曾被江湖中人津津樂道的武學至理,突然間便被不攻自破。
也有人說,劍走輕靈,后來,便有了無鋒重劍。
更有人說,刀行沉穩(wěn),鋒及萬里。
意思是,刀法一定穩(wěn)重,刀鋒一定要大開大合,有氣吞萬里山河之勢。
可是伐木先生黃濟山的刀法,卻又偏偏不合常理。首先,他的刀法路數(shù)源于砍柴,橫劈豎砍十分隨意,根本沒有沉實穩(wěn)重的固定套路。其次,他的伐木刀,是把鈍刀,刀鋒不利,更別說鋒及萬里。
伐木刀法的要旨不在刀勢,而在對手。對手越強,刀勢越強,萬鋒越利;對手越弱,刀鋒越弱,刀法也就越法平庸無奇。如此說來,這路刀法也當奇怪,這和它源于砍柴有很大關系。這與砍柴同理,砍柴用的大刀斧,遇到大樹壯枝,十分好用,可一旦要用柴刀砍割引火茅草,反不及半月鐮刀。
正因如此,黃濟刀從不輕出伐木刀,直到現(xiàn)在,他這把奇刀和那曠世刀法,還從未在江湖出現(xiàn)過。
不過黃濟山已經料到,他遲早會步入紅塵江湖,而且期限不遠。自打他的武功路數(shù)被人泄漏之后,他便已經知道,他的隱居生活,快要結束了。
他其實并不是不想跟大師伯天史烈下山,他只是再等一個人。他隱隱覺得,那個泄漏他身分的人,還會來找他的。雖然他不知那人什么時候來,但他確定,那人一定會來。
伐木刀即將要現(xiàn)世了,這是他最后一次用它砍柴。之后,砍柴的伐木刀將會消失,殺人的伐木刀將會出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