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錯!”
羅旭口氣肯定道。
“???”
袁杰倒吸一口氣,終于理解了羅旭先前的那句“今兒有人做局”是什么意思!
看來這場私拍……實際上是贗品局了!
“你給說說?”
羅旭一笑:“其實這個物件兒沒什么可說的,工藝到頂,看得見出土痕跡,與剛剛的梅子青釉蓮瓣紋瓶如出一轍,這就是問題所在!”
袁杰聞言點了點頭:“我以前也聽說過這種說法,那就是在同一個場合,看到兩個或更多窯口、釉色相近的物件兒,就要當心了,可是……剛剛那個蓮瓣紋瓶,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?”
“那個蓮瓣紋瓶可以說已經做得天衣無縫了,器型標準、線條也絕對符合古人的審美,就連釉色燒得都是分毫不差,標準的梅子青;龍泉窯物件兒一直很熱,尤其是這種精品梅子青,放到任何市場或者是拍賣會,恐怕都會炒到大幾百萬或者上千萬!”
說著,羅旭嘴角微微一挑:“可是,那瓶的作者忽略了一個極大的問題!那就是釉色和釉質的協(xié)調!”
聽到這句話,袁杰眼珠子一轉,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。
“你是說……釉色很正,但釉面表現(xiàn)出的特點有問題?”
羅旭豎起拇指:“你的思路完全對,所以你適合進入古玩行!不錯,那個物件兒首先我們可以肯定是南宋龍泉窯,但南宋龍泉有一個極大的特點,就是在北宋龍泉的基礎上,增加了釉兒的厚度!可那蓮瓣紋瓶的釉兒……薄了!”
此時物件兒已經不在臺上,袁杰自然無法對證,但憑著剛剛的回憶,卻的確有些印象,那蓮瓣紋瓶雖美得很,但的確有些薄,畢竟南宋龍泉的釉面是呈半乳濁狀,這應該是釉厚的表現(xiàn)才對!
“只是這么一個細節(jié),都讓你抓住了?”袁杰有些不可思議地看向羅旭。
羅旭笑道:“這其實是一種習慣,那就是我們在挑物件兒、看物件兒的時候,不要去試圖找他是真品的依據(jù),相反,要先挑毛病,秉著這個目的入手,那些不對的地方便會更加明顯;
就比如說那蓮瓣紋的線條,其實也有一些小問題,那就是纏枝花卉在和蓮瓣紋的交界處,略顯粗獷,過于簡潔,其實也屬于北宋龍泉的特點,而到了南宋龍泉,這些細節(jié)處理得會更加精致、細膩!”
袁杰緩緩點頭,長舒一口氣:“應了那句話,假的真不了!”
“沒錯!只要是假的,就必然會有紕漏,而當你找到一處不對之后,便看哪哪都不對了!”
羅旭會心而笑。
二人聊天的工夫,這只青釉葵口盤已經被叫到了一百三十萬。
而且叫價很快,看得出,漲的趨勢還在,畢竟是龍泉,不少人還是希望爭一爭,將它帶回家!
羅旭暗暗無奈,這特么造假的是真缺德啊,讓這么多人為了一個贗品,花大價錢去爭。
這只葵口盤的正常價格,應該是一百五六十萬,想必按照現(xiàn)在爭的勢頭,可以飚到更高。
就在這時,馮金亮出手了!
“我出一百三十五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