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這應(yīng)該是一塊玉佩,銅錢型也稱同心圓,便是報平安的意思,而銅錢為祿,還象征財富,那蝙蝠則取其蝠字象征福氣。
一般來講,還有工匠會在福祿元素上,加上一顆壽桃,代表壽長綿綿,而題材也便成了福祿壽,若是再雕一只喜鵲,則成了福祿壽喜!
這塊玉雖然呈青白,現(xiàn)在被叫做青白玉,但其實古人的審美沒有現(xiàn)代這么復(fù)雜,這塊玉應(yīng)該已經(jīng)可以歸為白玉了,就好像翡翠也是一樣,如今市場的精品翡翠,最為講究種水,比如凈、透、無棉,但古人則最看重色,一個豆種飄綠的翡翠,現(xiàn)在頂多就是幾百塊的東西,但古代很可能就是貴族的佩物。
而后,羅旭再次看了看玉上的一道明裂。
也正是那道裂,讓羅旭遠遠就注意到了其中的土沁。
不過此時羅旭卻是暗暗一愣,這土沁……也太深沉了!
一般來講,如果是真土沁,其實挺影響物件兒美感的,尤其是小器型。
比如這塊玉,本就不大,這一道帶土色的裂痕幾乎占了一小半。
饒是如此,由于土沁可以證明物件兒肯定是老的,所以更多人也就沒那么在乎了,反而將它融入了物件兒的美感之中。
當(dāng)然,好在這道裂很細,如發(fā)絲一般,再加上非常深沉,定然不會造成再次開裂。
而羅旭之所以覺得深沉,因為這土沁并不像很多出土物件兒那樣突兀,反而很柔和,仿似早就融入了這塊玉佩。
這樣的話,那就是一種可能。
熟坑!
這也是羅旭之前的想法。
出土又為何是熟坑?
原因很簡單,出土的日子太久遠了,而在出土之后,又經(jīng)過百年甚至以上的時間發(fā)生了包漿,如此在現(xiàn)代來講,就可以推斷為熟坑了。
說白了,就是出土后太久了,然后又有幾代人進行盤玩,傳世……便熟了。
看著這玉佩的雕工和歲月的印跡,羅旭莫名地好奇,它的背面是怎樣的。
或許……可以和宋翰彰說一聲?
不過不等他開口,他頓時發(fā)現(xiàn)這玉佩的側(cè)面……居然有字雕?
這玉佩也就是幾毫米厚度,而且就在土沁所在的位置,再加上歷經(jīng)多年,這字雕可以說是又小又有磨損,讓人看不太清。
羅旭再度湊近了一些,才憑大概輪廓判斷,這是“贈”“少”兩個字。
贈少?
嘛意思?
羅旭眉頭微微皺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