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曉把買東西剩下的錢留給蘇圓圓,就和鄭秀芝離開。
娘三送他們出來,兩人站在門口看了眼娘三,她們站在灰撲撲的房子里,背景是黃澄澄的陽光,眼睛被照的亮晶晶的,含著笑看著他們,讓人心里發(fā)酸,更加覺得他們可憐。
無論是韓曉還是鄭秀芝,離開的時候心情都很沉重,尤其是韓曉。
老陸家的具體情況,韓曉知道的不多,也就之前聽陸正安提過一嘴。
不過大家都是鄉(xiāng)下出來的,就那點彎彎繞,動腦子想一下就明白了。
蘇圓圓身體不好,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,還生了兩個孩子,在以勞動力和生產(chǎn)力為重的村子里,他們就會被當(dāng)做拖油瓶。
要是陸正安沒有寄錢回家,妻兒一家三口讓家里養(yǎng)著,家里人有意見也合理。可老陸每個月寄回去的錢,最少也是八十,有時會家里寫信來要錢,還會額外寄回去十幾二十塊。
差不多是全部的工資了。
不過想也知道,老陸家覺得陸正安幾年不回家,反正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情況,就把工資全部捏在手里,把娘三當(dāng)軟柿子捏。
“真不是東西。”韓曉大步走在路上,一腳踢飛路面的石子。
等老陸回來,他可得找個機會和老陸好好說說。
現(xiàn)在他媳婦孩子都過來隨軍,以后每個月往家里寄個十塊二十塊回去給爹媽養(yǎng)老得了,剩下的就都給婆娘孩子花,也不看看媳婦孩子瘦成什么樣。
陸正安在家里是最小的兒子,上頭還有兩個哥哥。
真要論贍養(yǎng),三個兒子每個人出二十,足夠二老吃香喝辣的。
就老陸家對陸正安這個兒子的嘴臉態(tài)度,也不需要多努力去贍養(yǎng),沒放著他們餓死就行。
二十塊都算陸正安好心盡了自已的孝心。
“就是不知道老陸對家里是個什么態(tài)度?!表n曉在心里咂摸起來,這到底是人家的家事,要是陸正安是個不管怎樣都托舉家里的大孝子,他就是白多嘴討人嫌。
家屬院。
蘇圓圓把門鎖好,熄了煤爐子里的火,掃了一圈收拾好的屋子,才帶孩子進空間。
今天早上問路的時候菜市場的嬢嬢給了兩根胡蘿卜,蘇圓圓干脆拿來做個炒三絲,娘三分著吃了個五分飽就就收拾碗筷。
“爸爸回來之前我們每天都盡量吃的素一點少一點,不餓著就行,會有點辛苦哦。”
蘇圓圓把兩個洗干凈換好衣服的孩子抱到床上,捏了捏他們的臉。
兩個孩子可愛又懂事,蘇圓圓舍不得讓他們吃苦,但陸正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回來,這段時間要是把孩子給養(yǎng)胖了,他們在老家過的不好就很沒說服力。
“不辛苦的媽媽,我們每天都吃著很好吃的飯菜,雖然不能吃的很飽,但是比在家里的時候吃的多多了,我們很滿足的?!?/p>
陸思遠玩著衣服袖子上的印花圖案,認真地說著。
跟媽媽從家里出來,看著媽媽比以前開心,他們還有自已的房子住,再也不用擔(dān)心沒飯吃,光是這些就幸福地不得了,陸思遠不覺得哪里辛苦。
“五分飽已經(jīng)能不餓肚子啦,還不用被爺奶抓著干活,一點都不辛苦?!?/p>
孩子懂事的模樣讓蘇圓圓心疼,用力揉了一把他們倆的發(fā)頂:“你們倆怎么這么好?”
“媽媽更好呀。”兩小寶異口同聲地回答。
蘇圓圓撇了撇嘴,她真的要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