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氣愈發(fā)濃厚,濃稠得像凝固的硝煙,與炮擊后殘留的煙塵混作一團。
張涵后背抵著濕漉漉的壕壁,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中的“單兵生存守則”,余光卻不受控地瞥向防線上的異樣。
下午2:43分,兩道白色身影從后方蜿蜒的交通壕匆匆出現(xiàn),那身刺眼的雪地迷彩布料邊緣沾著新鮮泥點,偽裝布裹著的鋼盔連通氣孔都仔細遮蓋,這種過度謹慎的裝束,絕非尋常換防部隊。
高幫作戰(zhàn)靴踩進積水時,他們刻意用前腳掌發(fā)力,靴底橡膠無聲地擠壓著水面,把腳步聲藏在周圍士兵的聊天聲、裝備磕碰聲里。
左臂上的“呈倒梯形,底色是啞光黑的金屬板,邊緣切割出銳利的斜角,正中央是兩枚交叉的鍍鉻步槍,步槍交叉處疊加著浮雕質感的憲兵盾牌徽章。
張涵眼冒紅光,嫉妒使人面目全非,他向來反感這等特殊待遇。
瞧那臂章,金屬的光澤與觸感,與他們那布質的形成鮮明對比,分明是特權的象征。
同樣是戰(zhàn)場徽章,一個是用螺絲鉚在衣襟的審判者標記,一個是被汗水浸透的勞工符號。
高個子憲兵徑直走進碉堡中,矮個憲兵則留在防線中段,背靠壕壁站定,雙腿微分呈標準警戒弓步,膝蓋微彎,重心落在前腳掌。
他手中的81式步槍橫在胸前,槍管斜指上方,食指虛搭在扳機護圈外,每隔十幾秒,他就調整一次槍托位置,金屬槍托撞擊肋骨發(fā)出輕響,另一只手反復摩挲槍管散熱孔,確認沒有積灰。
防線上的士兵們裝作若無其事,實則都在暗中觀察。
這種無聲的監(jiān)視,比任何軍法條例都更能讓士兵們繃緊神經(jīng)。
憲兵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,臂章上的鮮紅不只是顏色,更是戰(zhàn)場最高裁決權的象征。
根據(jù)合眾國的戰(zhàn)場條例,憲兵有權對任何疑似畏戰(zhàn)、逃跑的行為進行當場處決。
無需冗長的審訊,不必等待上級命令,在這硝煙彌漫的戰(zhàn)壕里,他們的槍口所指,便是軍法的最終審判。
這種懸在頭頂?shù)耐?,讓每個士兵都在心底反復確認:自己的每個動作、每句言語,都可能成為生死分界線。
防炮洞的防水布簾突然被掀開一道縫,老李探出半個腦袋,眼角的淚痕混著泥污,在臉上劃出兩道白痕:“小張,看來是真要開打了,閻王爺都派上來了。”
“踏上前線那天,咱們就該有這個覺悟?!睆埡栈啬抗?,從來沒有戴過鋼盔的他,只感覺脖子有些發(fā)酸,冰涼的金屬勒進后頸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手指在微微發(fā)抖。
再慘能比臨海市的平民自衛(wèi)軍慘嗎?
好歹他們手上還發(fā)了武器,當時十幾萬平民是拿著冷兵器跟感染者面對面廝殺,那種絕望才是真正的絕望。
張涵記得,有一個在平民自衛(wèi)軍里督戰(zhàn)的警察,手里的工兵鏟都劈得卷了刃。
而眼前那只感染者毫不理會,拿著手上的水果刀,和警察就這么你一刀、我一刀地互砍著。
周圍的感染者和平民不斷推搡、擠壓,把雙方死死困在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