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這里的地形也使得守軍的增援部隊難以迅速到達,一旦防線被突破,很難及時進行堵漏。
將望遠鏡放回腰間,周玉峰跳下戰(zhàn)壕,彎腰拾起靠在戰(zhàn)壕旁的步槍,往后一甩挎在肩上,一邊走著一邊腦海中瘋狂思索:“按理說,這樣地形至少要有兩個團才行啊,我們這個預備役步兵團3200多人的編制,怎么守得???”
就單單他們這個預備役步兵團的火力配置,也不像是能守住這樣復雜地形的樣子。
周玉峰并不清楚,負責統(tǒng)籌調配支援部隊的軍官對前線170多公里長防線的地形和兵力需求不可能了如指掌。
每段防線的地形特點和所需兵力配置各不相同,軍官們在進行部隊換防時,更多是依據(jù)大致的評估和經(jīng)驗,難以做到精準匹配。
一方面,前線士兵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,急需換防來緩解緊張情緒;另一方面,后方督戰(zhàn)隊雖然已經(jīng)槍斃了大量潰兵,但士兵們潰逃的趨勢依然難以遏制。
在這樣混亂的局勢下,負責統(tǒng)籌調配增援的軍官們被繁雜的事務纏身,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。
他們身處后方,遠離前線的戰(zhàn)火紛飛,自然無法真正了解前線士兵們的心理狀態(tài)。這些軍官們只是機械地將新抵達的增援部隊派往前線,又把那些在戰(zhàn)斗中被打殘的部隊撤往后方。
對于部隊的傷亡情況,他們只是將其視為一串串冰冷的數(shù)字。
既然是數(shù)字,處理起來就簡單多了,只需將其整理成報告,逐級上報即可。
然而,對于前線的士兵來說,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,真正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那種絕望地等待死亡的過程。
他們心里清楚,憑他們的力量根本守不住這道防線,但上級下達的死命令卻讓他們不得不堅守陣地。
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煎熬,讓許多士兵的精神幾近崩潰。
在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下,一些士兵開始出現(xiàn)幻覺,仿佛能看到死神在戰(zhàn)場上徘徊,隨時準備收割他們的生命。
在極端的壓力下,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,手中的武器也變得沉重無比。
每一次感染者的沖鋒,都像是死神的召喚,讓他們的心跳加速,呼吸急促。
有的士兵在戰(zhàn)斗間隙,會悄悄地躲到角落里,低聲抽泣,試圖緩解內(nèi)心的恐懼。
他們知道自己可能活不過明天,甚至下一刻,但又不想就這樣放棄生命。
這種矛盾的心理,讓他們痛苦不堪。
還有的士兵在戰(zhàn)斗中表現(xiàn)得異常勇敢,仿佛想要用生命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在感染者進攻時,他們沖在最前面,與其浴血奮戰(zhàn),但一旦戰(zhàn)斗結束,他們就會陷入深深的絕望中,因為他們知道,這樣的勇敢并不能改變最終的結局。
在這種煎熬中,無數(shù)的士兵選擇了逃跑。
趁著夜色,他們悄悄地離開陣地,希望能找到一條生路。
盡管他們心里清楚,逃跑可能會被督戰(zhàn)隊抓住,甚至被槍斃,但相比于在陣地上等死,他們寧愿冒險一試。